沙枣花语润心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大美新疆,青春向党”实践团新疆军垦博物馆研学记

发布时间:2025-08-01 20: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允泽 于欣冉 李泽楷 王浩哲 杜江 李雨轩 吕泽辉 张丹丹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王允泽 于欣冉 李泽楷 王浩哲 杜江 李雨轩 吕泽辉 张丹丹  )2025年7月22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研究所)“大美新疆,青春向党”实践团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兵团路线,伫立在军垦博物馆前,专注凝视这座承载屯垦戍边史诗的建筑。空气中仿佛飘荡沙枣花种与铁器的细响,牵引青年队员们触摸那段用生命与草木滋养荒原的岁月。

一、展柜前的凝视:药香与汗水的交织

展厅展品诉说过往。一架斑驳木质药碾引人注目。讲解员轻声道:“看这凹槽,当年卫生员用它研磨甘草、沙枣花救死扶伤。”史料记载“兵团战士自采百种草药建战地药房”,队员默念:“这是极端条件下的药学智慧,用大地馈赠守护生命,何其坚韧。”复原的“地窝子”前,队员们想象缺医少药困境。见兵团人利用盐碱水矿物质配药,队员触动:“荒原‘开药’,与天争命,这份因地制宜,正是药学精神写照。”药碾、图谱、工具……无声讲述药与人、土地、生存的联结。

二、沙枣花下的沉思:历史与专业的回响

二楼展台内,老军垦捐赠的沙枣花标本花蕊金黄。队员们围拢,忆起老人讲述花蜜止咳。展板前,《边疆常用草药图鉴》影印件上,苦豆子、骆驼刺等形态与药效细致描绘。队长李泽楷感慨:“无先进仪器,全凭观察实践。这份珍视本土药源的精神,穿越时空仍值得致敬。”凝视草图,深感专业使命——更好认识、利用、保护自然馈赠。

三、无声的誓言:精神的传承与启迪

队员在周恩来总理关心兵团展板前交流。“马背上的卫生员”老照片动容。副队长王浩哲说:“药品匮乏,条件艰苦,但医药送达最需要处。这正诠释了药学服务的本质——将仁心送至生命所需之地。”参观是纯粹精神洗礼,无义诊实验,唯有静观、深思、感受。馆内厚重氛围中,兵团战士豪情、就地取材智慧、奉献之心,与药学要求的仁爱、探索、坚韧、责任,强烈共鸣。

夕阳为博物馆披金。队员出馆,经见证历史的沙枣树。花在风中低语,远处天山雪峰屹立。昔日军垦血汗浇灌荒漠,草木守护生命;今日年轻药师,于热血浸染之地,感受历史脉动,思考仁心重量与药学担当。目光掠过军垦雕塑,无声誓言刻心:传承精神,让仁心仁术在药学路上生生不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泽楷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