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的当下,核能技术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支柱,不仅承载着能源安全与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更需以科学精神为纽带,推动“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践行。7月25日,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核”心“核”力,薪火相传宣讲团走进合肥市锦绣方兴社区翰林行知学堂,以“核力碳达峰,助力碳中和”及“生活中的核辐射”为主题,通过科普宣讲与互动实践,将核能技术的科学价值与爱国情怀深度融合,为少年儿童群体构筑起从知识认知到精神共鸣的成长阶梯。
童言童语话双碳:低碳行动,从身边做起
▲图为王欣宇在锦绣方兴社区翰林行知学堂宣讲
“地球‘吃’太多温室气体会‘发烧’,我们该怎么帮它‘退烧’?”宣讲团成员王欣宇以生动比喻开启课堂,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家纷纷竖起耳朵,眼神中满是好奇。现场,孩子们争相分享日常环保实践,气氛十分热烈。“我妈妈用布袋买菜,不用塑料袋!”一个小女孩兴奋地举起手,大声说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夏天我家空调调到26度,还开电风扇辅助降温!”一个小男孩也不甘示弱,急切地分享着自己的做法。
王欣宇结合2024年暑期全国高温天气实例,通过动画演示碳排放与全球变暖的关联。屏幕上,原本美丽的地球因为过多的温室气体逐渐变得“面色通红”,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声。当被问及“个人能做什么”时,孩子们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提出了“发明吸二氧化碳机器人”“推广太阳能玩具”等创意方案。随后,他们认真地在“低碳承诺卡”上写下行动计划,有的写着“以后出门多骑自行车”,有的写着“要提醒爸爸妈妈少开车”。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远超预期,这样的科普很有必要,希望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童心探核揭谜题:破除误解,激科学兴趣
▲图为刘灿在锦绣方兴社区翰林行知学堂宣讲
“晒太阳也有辐射?那为什么太阳光是暖的?”面对孩子的疑问,宣讲成员刘灿微笑着,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核辐射无处不在但危害可控”的科学真相。他拿起一个简单的道具,模拟太阳光照射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太阳光里确实有辐射,但是这种辐射就像我们吃的小零食,适量吃没问题,还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和能量呢。只要我们合理防护,就不用害怕它。”孩子们听得似懂非懂,但都认真地点了点头。
▲图为锦绣方兴社区翰林行知学堂的学生们绘制核技术的应用场景
活动中,刘灿展示核技术在医学影像、太空育种、深海探测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当看到核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时,孩子们发出了“哇”的惊叹声;当了解到核技术能让太空中的种子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时,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一名男孩提问:“核能能让火箭飞得更远吗?刘灿回应:“中国已启动核热推进火箭研究,未来或实现火星‘三日达’!”此言一出,孩子们惊叹声此起彼伏,仿佛已经看到了核动力火箭在太空中飞驰的壮观景象。随后,孩子们用彩笔描绘“核能未来图景”:核动力飞船、核医疗机器人、核能海水淡化装置等作品充满想象力。有的孩子画了一艘巨大的核动力飞船,上面写着“探索宇宙”;有的孩子画了一个可爱的核医疗机器人,正在给病人治病。
童梦启航向强国:精神传承,种报国种子
▲图为王欣宇与锦绣方兴社区翰林学堂的学生们交流
活动尾声,孩子们围住宣讲团成员追问核专业就业方向、核电站安全等问题。一个小男孩眨着大眼睛,好奇地问:“姐姐,学核专业以后能造出超级厉害的核武器吗?”宣讲团成员耐心地解释道:“核专业不只是关于核武器哦,它在能源、医疗、科研等很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学核专业以后可以设计更安全、更高效的核电站,为人们提供清洁的能源;也可以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帮助病人战胜疾病。”
有小朋友表示:“我以后要学核工程专业!”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大学校园里努力学习核专业知识的场景。其他孩子听了,也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有的还说:“我也要努力,以后和你一起学核专业。”宣讲团向孩子们赠送《核科技知识读本》,希望他们能在课后继续探索核科技的奥秘。
核光熠熠,照亮童心;科普筑梦,强国同行。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将成为具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为强核强国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撰文 | 张六军、刘灿、伊巴代提古丽
图片 | 刘灿、王欣宇
审核 | 王明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六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