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赋能百千万 | 青春聚力启新程,校地同心筑梦行:广东培正学院与细滘社区共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

发布时间:2025-07-22 23: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傅祯雁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07月22日讯(通讯员 廖佳祺、谢子婷、傅祯雁)七月的细滘,暑气渐盛,活力涌动。近日,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细滘社区与广东培正学院LU点灯乡村振兴实践团联合举行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工作站授牌仪式。这一举措既是响应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实践,更是校地携手激活基层动能、共绘乡村振兴画卷的崭新起点。

出席本次仪式的领导及嘉宾有:容桂街道统战侨务组常务副主席兼容桂街道百千万指挥办专职副主任梁卫南、细滘社区党委书记吕志豪、细滘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巧芳、细滘社区党委委员兼团委书记李嘉惠、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兼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张妤、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兼辅导员盛苗、启创-细滘益行互助会社工站代表欧淑铭及LU点灯乡村振兴实践团的队长们。

缘起:双向奔赴的青春之约

仪式伊始,顺德启创社工代表欧淑铭介绍道,今年5月,在社区团委的积极引领下,顺德启创社工站成功与广东培正学院LU点灯乡村振兴实践团搭建了合作桥梁,并全程提供支持与指导。实践团在细滘社区开展的暑期班课程紧密链接社区需求,充分体现“在地性”,赢得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赞誉。同时,实践团深度聚焦细滘特色盆景文化,通过实地采访、问卷调查、视频拍摄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了社区的知名度。

随后,LU点灯乡村振兴实践团队长王一铭进行工作汇报。在支教方面,暑期班课程围绕STEAM教育并融合细滘社区岭南盆景特色文化有序开展,第一周推进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第二周深化各学科知识融合;在岭南盆景调研方面,实践团系统开展现状调研与困境分析,已完10位盆景大师的深度访谈,产出2篇科普推文、2条视频并同步转发至“容桂文体”微信公众号;在宣传方面,计划发布推文17篇、视频6条,截至目前已完成12篇推文,9篇报道获省级媒体刊发,总浏览量达27401次,学院公众号专题推送浏览量3203,有效扩大了细滘社区岭南特色盆景文化的影响力。

“从两周前的初见,到如今工作站落地,这份缘分是‘实干’结出的果实。”容桂街道统战侨务组常务副主席梁卫南在听完工作汇报后感慨道。回溯LU点灯乡村振兴实践团首次走进细滘,以STEAM教育理念深耕社区课堂,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实践活动,不仅让社区青少年收获了知识与欢乐,更让团队与细滘结下了深厚情谊。此外,实践团成员针对岭南特色盆景,提出了“教育浸润+产业赋能”的建议,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青春智慧。“学生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服务社区,这种‘俯下身、沉下心’的态度,让大家看到了高校助力基层的潜力。”细滘社区党委书记吕志豪评价道。

聚力:政策指引下的校地协同

“建立工作站,是落实‘百千万工程’中‘校地结对、资源下沉’要求的具体行动。”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妤在仪式上表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地,理应在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主动担当。“这不是短期的‘一阵风’,而是长期的‘直通车’。”张院强调,今后工作站将以细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整合高校学科优势与社区资源,构建“需求清单——项目清单——成果清单”的闭环服务模式,确保服务精准对接社区需求,真正把实践写在细滘的土地上。

随后,进入签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协议书环节。细滘社区党委委员、团委书记李嘉惠与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张妤共同签署了建站协议书,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出坚实一步。

签约完成后,在启创社工欧淑铭的主持下举行了细滘社区团委・广东培正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授牌仪式,共同见证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这标志着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广东培正学院·细滘社区工作站正式在细滘社区落地生根。

展望:深耕细作共赴新程

从课堂到社区,从短期实践到长效合作,广东培正学院与细滘社区的携手,正是“百千万工程”中青春力量扎根基层的生动缩影。正如仪式上双方共同宣读的誓言:“以青春之名,赴振兴之约;以校地同心,筑发展新篇。”工作站的成立,不仅为细滘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更探索出一条“高校赋能、社区受益、学生成长”的共赢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傅祯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