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润心品经典,北斗指路逐梦飞

发布时间:2025-07-22 21: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童琳   阅读 7.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 年 7 月 22 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云上稻声” 支教团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中学继续开展支教活动,书法墨香、名著哲思、北斗导航与纸飞机梦想交织成当日最动人的教育画卷。

书法课堂:笔墨之间承文脉

“一点成画,一横如梁”,书法课上,赁信耀老师和姜雨杉老师从书体种类娓娓道来,为同学们细致介绍了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的文化内涵。执笔环节,姜雨杉老师示讲解“按压勾格抵” 的正确姿势,指尖轻提、手腕微悬,让同学们在握笔中感受传统书法的严谨。

随后,课堂以 “永字八法” 为引,通过生动的教学视频拆解横、竖、撇、捺的书写逻辑,姜雨杉老师在黑板上示范顿笔、横拉、提顿回锋的动作,同学们凝神模仿,笔尖在纸上留下稚嫩却认真的痕迹,墨香袅袅中,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

▲图为姜雨杉老师介绍书体种类

 

▲图为赁信耀老师介绍文房四宝

 

▲图为同学们认真学习握笔姿势

 

▲图为同学们练习基本笔画

 

▲图为姜雨杉老师在黑板上示范

▲图为赁信耀老师指导同学练习

 

▲图为同学们展示书法作品

名著阅读:文字里的生命力量

名著阅读课上,卜瑜老师以史铁生的人生故事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走进文学与生命的对话。课堂伊始,老师介绍了史铁生的写作背景,当讲到他在轮椅上与命运抗争的经历时,同学们眼中满是触动。

选文阅读环节,师生围绕 “史铁生经历了什么苦难”“最初的状态什么样”“地坛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展开热烈讨论。“他双腿残疾后很绝望,但地坛的草木、昆虫、光影让他安静下来”“他从地坛里读到了生命的顽强”,同学们积极分享感悟,谈及史铁生 “怎样活” 时,纷纷提到 “乐观”、“和自己和解”。

随后,课堂从史铁生延伸至余华的《活着》,老师讲述福贵坎坷的一生——身边亲人陆续离去,却依然坚韧地活着。“为什么余华选‘活着’作书名?因为这两个字里藏着最朴素也最强大的力量。”

课堂最后,卜瑜老师寄语:“苦难从不是生命的全部,它只是生命的一块磨刀石,而"如何面对"的选择权,永远在我们自己手里。这两本书的力量,就在于让我们明白:生命或许有裂痕,但那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同学们在文学故事中读懂了苦难中的坚守,更明白了生命的重量。

▲图为卜瑜老师介绍写作背景

 

▲图为同学们仔细阅读名著选段

 

▲图为师生共同讨论

北斗课堂:星空下的导航与情怀

“出行时打开地图导航,是谁在为我们指引方向?” 北斗卫星课堂上,柴浩然老师以生活场景提问,引出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北斗、GPS、伽利略、格洛纳斯。当讲到 “81192 事件” 时,柴浩然老师坚定的说:“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导航系统,我们才能在科技领域挺直腰杆,北斗不仅是导航星,更是‘大国重器’。”这也是为什么我在黑板上写下:“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孩子们都仰着头认真盯着黑板上的字,稚嫩却坚定的眼神中,藏着少年对家国的懵懂共鸣。

“大家都想去哪里?可以查看我们的卫星地图,北斗为你导航!”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地分享心愿:“我想去拉萨看布达拉宫!”“我想去泸州看飞夺泸定桥的地点!” 柴浩然老师看着卫星地图上地标记的一个个地点,笑着说道:“北斗会记住你们的梦想,未来带着你们飞向更远的地方。” 课堂最后,老师阐释北斗精神:“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这是北斗人的信念,也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同学们若有所思地点头,随之热烈地鼓掌,掌声里有认同,有振奋,更藏着一颗颗被理想点燃的火苗,在眼底闪闪发亮。

▲图为柴浩然老师讲课北斗发展历史

 

▲图为同学们查看卫星地图

 

▲图为同学们热情分享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图为柴浩然老师讲解北斗应用

纸飞机课堂:纸飞机里的科学与梦想

“先有飞机还是纸飞机?” 纸飞机课堂以趣味提问拉开序幕,向宇老师笑着揭晓答案:“对了,是先有纸飞机!” 随后讲解纸飞机飞行的物理原理 —— 升力、重力、推力、阻力四个力的平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同学们明白 “为什么有的纸飞机飞得远”。

接下来,吉枫林老师一步步示范 “飞得最远的苏珊纸飞机” 折法,边角对齐、折线压实,助教老师们则一对一指导,帮同学们调整机翼角度。李雨洋老师还教大家折 “会煽动翅膀的纸飞机”,指尖轻推,机翼扑扇,引来阵阵欢呼。

纸飞机比赛环节成了操场上的欢乐盛宴。“3、2、1,放飞!” 孩子们举着自己的纸飞机冲向操场,有的飞机划出优美弧线飞向远处,有的 “扑棱棱” 低空盘旋,操场上满是欢呼与笑声。纸飞机掠过阳光,不仅载着科学知识,更放飞了孩子们对天空的向往。

▲图为向宇老师讲解纸飞机物理原理

 

▲图为老师教同学们折纸飞机

▲图为同学们在教学楼下进行纸飞机比赛

▲图为同学们在操场上放飞纸飞机  

当阳光洒满稻城的校园,支教团的老师们看着孩子们带着收获与笑容离开校园,心中满是温暖。笔墨传文脉,文字润心灵,科技筑梦想,这一天的支教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希望的播种 —— 就像纸飞机飞向天空,孩子们的梦想也在教育的滋养中,正慢慢启航。

 

撰文|刘妙琳

排版|刘妙琳

摄影|朱晴 廖海智 姜雨杉 李雨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童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