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青春护航法援团”来到徐州市睢宁县魏楼村,为留守儿童举办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民法典》为主题的普法宣讲与模拟法庭活动,通过案例讲解、角色扮演、知识抢答等方式,让法律条文变成可触可感的实践体验。
图为魏楼村留守儿童法律援助基地 荀子怡 供图
聚焦热点案例,法治宣讲直抵童心
考虑到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实践团队巧妙运用通俗易懂且贴近生活的案例,从家庭教育、学校生活、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为孩子们细致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与他们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法律法规。此举旨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在讲解《民法典》时,团队着重选取了“高铁占座”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团队成员结合《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条“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座位号乘坐”的明确规定,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剖析了霸座行为的违法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活动现场,成员们还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思考“遇到霸座该如何维权”、“承运人承担哪些责任”等问题。
图为青春护航法援团在为孩子们进行普法宣讲 杨雨婷 供图
模拟法庭沉浸体验,法治意识扎根心底
为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法律的实践应用,实践团队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模拟法庭”环节。法庭设置了审判长、原告、被告、律师等角色,围绕一起虚构的“高铁占座纠纷案”展开了一场严谨有序的庭审。从法庭调查阶段的细致询问,到举证质证环节的激烈交锋,再到法庭辩论时的唇枪舌战,小演员们全情投入、严肃认真,台下观众也屏息凝神、认真聆听。
庭审结束后,团队成员结合《民法典》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条款,对案件中涉及的“违约责任”和“扰乱公共秩序”等关键法律点进行了深入点评。同时,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公平正义理念,团队还精心播放了真实案例视频。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了“法律知识擂台赛”,通过紧张刺激的抢答形式,进一步巩固了宣讲内容。孩子们踊跃参与,在竞赛中收获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成就感满满。
图为青春护航法援团与孩子们开展模拟法庭 杨雨婷 供图
图为青春护航法援团队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杨雨婷 供图
下一步,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青春护航法援团”将继续与魏楼村保持联系,围绕《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把防校园欺凌、防性侵等专题纳入乡村法治课堂,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持续支持。
通讯员:杨雨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依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