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星火逐光”实践团:追寻革命遗迹,铸就爱国赤诚

发布时间:2025-07-22 21: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盼盼、陈时涛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 王盼盼、陈时涛)7月3日至7月4日,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星火逐光实践团在陈添鸽老师的带领下,赴贵阳市花溪区,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爱国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搬进了抗战林、七女坟、周贻能曾居地、花溪青岩红军作战指挥所旧址、高坡红军墓、高坡红军标语等十余处革命遗址。师生们沿着先烈足迹一路追寻,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永恒的信念,让赤诚之心在复兴道路上与民族、与国家同向同行。

7月3日,实践团来到了贵州大学南校区的抗战林和七女坟,茁壮茂密的树林和碑上的历史故事足以让人感受到抗战时期的烽火岁月,队员们更是从为七女坟所建的警示碑中感受到此遗址对传承革命精神的历史价值。下午时分,实践团到达青岩。在周贻能和杨振德曾居地,从墙上挂着的事迹词和屋内的老物件中,依然能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抗战文化以及这些革命家属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红军作战指挥所旧址,馆内的讲解员生动详细地讲述了红军在此作战的历史。随后,团队沿着崎岖小路重走红军路,深刻体会到了当年红军作战的艰辛。最后,在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处,林木茂盛,松柏长青,石碑上还刻有周恩来总理为其题写的“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成员凌蕾动情地表示:”将军为国捐躯的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守护好这处墓,就是在守护这份不褪色的爱国记忆。”

▲图为馆内讲解员带领实践团重走红军路

7月4日,实践团抵达高坡乡,在乡支书的带领下,一步步走过红军墓、长征历史步道、红军标语、红军居住地、红军牺牲地。高坡红军墓位于派出所内部,历史与当下在此交汇,更显得这块墓的教育意义极为重大。在村内“六方井”旁重修的长征步道,让每次到此的喝水人都不忘当时的军民鱼水情。高坡红军标语墙上醒目字样和生动漫画,更以一种直击心灵的方式将当时的革命主张清晰传递给今天的青年学子。而当时的红军居住地和牺牲地也已被修为广场,成为爱国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致力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对于修缮恢复如此完备且连成一条线的高坡乡红色文化,队员不禁感叹到:“只要这片土地还在,红色根脉就永远不会断绝,并且会永远向阳生长。”行程的最后,实践团在花溪区文物保护与管理所所长的带领下,追寻青岩红军墓的痕迹。虽然墓已经被农田和杂草遮挡,但却掩没不了团队们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的赤诚之心。

▲图为高坡乡红军标语外屋墙壁

▲图为实践团寻找青岩红军墓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历史回忆,更是一场精神洗礼。成员们在这些见证和记忆中深化了对爱国精神的理解和青年团体的责任担当。实践团在追寻过程中把所见所感铭记于心,记录于本,并将持续关注这些革命遗址,为爱国主义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建议,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撰文 | 王盼盼、陈时涛

图片 | 陈时涛、凌蕾

审核 | 张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盼盼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7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