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蒋祎鑫、徐文婧、陈韵) 为深耕基层健康服务沃土,赓续“竹沟革命精神”红色血脉,7月10日至15日,河南大学口腔医学院“赤心健齿.红旅助学”实践团走进素有“小延安”美誉的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开展以口腔健康科普服务与红色教育与为主题的“暑期口腔大使”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在革命旧址触摸历史温度,在红土大地播撒健康种子,让竹沟革命精神与青年担当撞出炽热火花。
口腔科普送温暖,养老院里展笑颜
带着对革命先辈“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深切感悟,7月11日,队员们化身健康使者,将口腔医学的专业光芒播撒在竹沟镇的每个角落,深入竹沟镇各处开展分层分类的口腔健康科普服务。
实践小队积极响应国家加强老年健康服务的政策,队员们第一站便前往竹沟镇的养老院,为爷爷爷奶奶们送去慰问。确山本地队员小潘面对熟悉的乡音乡情,手持牙齿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解着如何清洁义齿、如何保护自身牙齿等知识。讲解结束后,队员们拿起牙线,一边为老人清理,一边教他们使用方法。
图为队员在养老院为老人清理口腔的场景 谢悦悦 供图
“这些娃娃不仅讲得明白,还特别有耐心,让人知道了平时刷牙的好多讲究,真是太贴心了!”养老院老人的夸赞里满是真切的感动。队员们也深有感触:“能用专业知识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感觉特别有意义,这也是践行“服务人民健康”初心的具体体现。”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养老院开展义齿护理科普 蒋祎鑫 供图
训练馆里“趣互动”,口腔健康步步高
7月13日,竹沟镇里的跆拳道训练馆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训练课程”。“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才能够不长蛀牙呢?”队员小蒋拿着牙齿模型向孩子们问到。“早晚刷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队员小蒋向孩子们全方位的展示了牙齿的内部结构,队员们又采用了多种趣味小游戏向孩子们讲解牙齿的构造和蛀牙的防护。临别时,孩子们仰着小脸对队员们说:“将会像锻炼自己的身体一样,好好保护牙齿!”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澄澈的光芒,实践小队与孩子们之间,一份守护牙齿健康的约定就此缔结。
图为队员向小朋友们讲解牙齿构造现场画面 徐文婧 供图
家庭课堂筑防线,正畸科普入人心
家庭是守护口腔健康的第一道防线。7月15日,在镇政府办公室,口腔科普小队面向数十个村民家庭,他们用生动的PPT动画将“口腔正畸”原理转化为“牙齿变形记”,向村民普及科学正畸及日常护理知识。队员小高向台下的孩子和家长们详细的介绍了早期正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PPT里歪牙挤成一团的动画惹得孩子们笑。小高指着画面说:“这些牙齿藏食物残渣,会成细菌乐园,久了就蛀牙。”穿碎花裙的小女孩提问道:“换牙歪了不用管吧?”小高拿出模型娓娓道来:“就像石板路凸砖会绊倒人,牙不齐会咬舌头,还可能让脸不对称呦。”现场,孩子和家长们的提问此起彼伏,队员们始终微笑着一一作答,细致化解每个疑惑。
图为队员在办公室宣讲正畸相关知识 陈韵 供图
望着这些家庭舒展的笑颜,队员们深有感触:口腔健康的守护,既藏在每一次耐心的科普里,也藏在家庭对细节的关注中。当科学知识如种子般落入寻常生活,便能生长出守护健康的绿荫,让每个笑容都明亮无忧。
六天实践画上句点,竹林的簌簌声中仍萦绕着初心的脉动,红土地上已悄然孕育出健康的新芽。对于河南大学的青年学子而言,这场实践只是新的起点——竹沟革命精神在胸中燃烧的火焰,服务人民健康的滚烫初心,必将凝聚成更铿锵的步履,在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百姓笑颜的征途上,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祎鑫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