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红土育青志,苏区薪火照征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青春筑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解码大埔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5-07-22 19: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卢一鸣   阅读 4.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青春筑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开展以“挖掘红色资源,感悟红色精神,打造红色名片”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循着红色足迹汲取精神力量,更通过拍摄素材、制作宣传片、开展直播讲解等方式,将思政课堂延伸至革命老区,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为打造大埔红色名片注入青春动能。

红色足迹里,读懂赤诚奉献的爱国密码

大埔县作为闽粤赣边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遍布城乡。突击队循着红色足迹,在大埔县博物馆开启了红色文化探寻之旅。在讲解中,“三河坝战役”、“中央红色交通线”等革命故事带领团队回忆了大埔近代革命的烽火硝烟与英雄壮歌。队员们通过泛黄的史料与锈迹斑斑的文物,梳理当地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的红色脉络。队员们一边聆听先烈事迹,一边用相机拍摄珍贵展品,用录音笔记录讲解细节,在追忆与感怀中汲取着奋进的力量。

为进一步学习大埔红色文化精神,团队来到三河坝战役纪念馆。队员们围站在战役沙盘前,详细了解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驻扎三河坝、掩护主力顺利会师井冈山的壮阔历史。看着墙上挂着起义军在三河坝驻地留下的“誓死杀敌”的革命标语,队员们无比崇敬,深切体会到了先烈们用血肉之躯守护革命火种的赤诚与担当。随着讲解员的仔细解说,成员们拿起摄像设备对三河坝战役纪念馆八大展区进行全流程拍摄,记录了“浴血三河坝”动态沙盘、朱德手稿等40余件核心展品,并将其制作成讲解视频和宣传片。在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驻足沉思,在讲解员带领下向革命烈士行三鞠躬礼,深切缅怀先烈的英勇壮举。

红色精神的传承,既有壮烈史诗,也有温情篇章。突击队走进田家炳故居,在记录这位爱国慈善家、教育家的捐赠清单与生平事迹时,同步拍摄故居的客家建筑特色与展品细节。田家炳先生‘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理念,是新时代爱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团队希望能通过镜头让更多人看到这份大爱。

信仰根系中,触摸历久弥坚的爱党初心

在湖寮镇古城村老党员家中,队员们围坐聆听前辈们的故事。这些鬓发染霜的前辈,谈及过往岁月时眼中闪烁着星火般的光芒,他们细数着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讲述在战火纷飞年代里,党旗如何指引前进方向;在建设时期,党徽又怎样见证家乡发展的希望。从大埔旧貌到新颜,他们既是亲历者也是参与者,用毕生践行入党誓言,让队员们明白爱党是融入血脉的信仰。

在南方工委的旧址里,队员们聚焦先辈用过的电报底稿、发报机等文物,拍摄了系列讲解视频。透过这些实物,方方书记等地下革命党人的故事生动的展现在大家面前。队员们还特意拍摄了旧址的建筑布局与历史场景复原,来呈现当年革命工作的环境。

校地纽带间,传承一脉相承的育人使命​

在南方工委与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首任校长罗明让队员们倍感亲切。为深挖这份“校地红色纽带”,团队专程前往罗明故居,不仅拍摄了故居内的手稿、照片等实物,还精心策划了“云参观讲解直播”,带动同校师生共同学习参观。直播中,队员们结合校史与大埔县的革命史,生动讲述罗明参与南方革命、投身教育事业的故事,吸引数百名学子在线观看互动。

此外,突击队还整合连日来的素材,精心拍摄制作了大埔红色路线宣传片,串联起三河坝战役遗址、南方工委旧址、罗明故居等红色地标,配以详实讲解,整合成大埔红色学习资源库。队员们期待,通过这些影像作品,让大埔的红色故事传播得更广,让大埔的红色名片更加亮眼。

此次“青春筑梦”突击队在大埔县的实践活动,是一次对红色基因的深度挖掘,也是一场红色精神的生动传承。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革命初心,用脚步丈量着红色土地,用青春力量为大埔红色文化的传播搭建起桥梁,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一鸣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56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