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湛江科技学院文韬武略实践团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麻奢村以红色教育推进双轨行动:上午为麻奢小学的孩子们定制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课程,下午实践团成员独立探访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探寻红色记忆。这场“童心传承+青年践行”的联动实践,既以生动形式引导青少年价值取向,又通过深度研学为实践团成员补足精神之钙,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湛江科技学院文韬武略实践团在红色基地现场。黄碧林 供图
当日上午,湛江科技学院文韬武略实践团支教组胡碧瑩在麻奢村村委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课程。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八十余名孩子肃立齐唱稚嫩的歌声中饱含赤子热忱。随后,胡碧瑩播放起《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经典动画,画面定格在他高举炸药包、眼神坚毅的瞬间,她顺势提问道:“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课堂瞬间活跃起来,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孩子表示要像董存瑞一样,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捍卫国家尊严;有的孩子提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用智慧报效祖国;还有孩子称会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公共环境、遵守社会公德。胡碧瑩认真倾听后,进一步阐释道:“爱国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更是日常的勤奋学习、守护家园。希望大家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胡碧瑩讲授爱国主题教育课程现场。卢衍名 供图
当日下午,实践团全体成员共赴位于里水镇北沙沈村的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开展“行走的红色历史课”。踏入展览馆,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暗流涌动的年代,泛黄的《前进报》原刊、带弹孔的煤油灯、锈迹斑斑的发报机等珍贵文物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隐蔽战线上惊心动魄的坚守。实践团成员们驻足凝视,轻轻抚摸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物品,眼神中满是敬重与感慨。当了解到这些物品曾伴随革命者传递情报、印刷传单 ,在暗流涌动中为革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时,他们纷纷感慨:“每一件展品都是信仰的见证,承载着先辈们不屈的意志。作为青年一代要接好精神传承这一棒,在新时代书写担当与使命!”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展览馆。涂林威 供图
活动尾声,文韬武略实践团队长感慨:“这次里水镇之行,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份使命的传承。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触摸到旧址文物的温度,更能深知红色基因传承的责任重大。未来,文韬武略实践团将继续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让红色故事更生动、红色精神更入心。同时,把红色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以青春之力推动乡村发展。也会号召更多人加入‘百千万工程’,积极投入三下乡活动,搭建起更为广阔多元的宣传平台,全方位展示三下乡活动的丰富内涵与显著成效,共同为此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汇聚起推动乡村发展的磅礴力量。”
湛江科技学院文韬武略实践团在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展览馆现场。陈柏成 供图
此次红色教育之行成果丰硕、意义深远。于麻奢小学的孩子们而言,这是一场爱国火种的生动播撒,国歌激昂、英雄故事,在他们纯真心灵中种下对祖国的炽热深情;对湛江科技学院文韬武略实践团成员来说,这既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也是一次有力的使命重塑。旧址展品所承载的历史,使红色文化跨越时空,连接往昔与今朝。未来,实践团将带着满满收获接续奋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激励更多人书写无愧时代的爱国篇章 。
湛江科技学院文韬武略实践团在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现场。黄碧林 供图
撰文 | 黄梓颖 欧君琳
图片 | 湛江科技学院文韬武略实践团
一审 | 欧君琳
二审 | 赖萱乙 黄碧林
三审 | 叶旭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欧君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