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瓷路:陶瓷中的革命记忆
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脉络,感悟革命精神与传统匠心的时代共鸣,2025年7月19日,江西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窑火映赤·瓷载红源”数字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李昱的带领下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通过参观“红色瓷路”主题展区,观摩红色题材陶瓷作品、观看陶阳里《白毛女》经典电影等形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研学活动。
图为江西财经大学“窑火映赤·瓷载红源”数字实践队在御窑博物馆的合照
图为江西财经大学“窑火映赤·瓷载红源”数字实践队在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合照
展区内,《长征组歌》大型陶瓷箭筒以精湛的工艺,将红军长征的壮烈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瓷面。团队成员围绕箭筒细致观摩,从“四渡赤水”到“飞夺泸定桥”,每一幅画面都凝聚着革命者的坚韧意志。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箭筒和纪念碑浮雕图案大型青花瓷以素雅庄重的青花技法,再现了纪念碑上“虎门销烟”“五四运动”等经典浮雕场景。团队成员轻声诵读瓷面镌刻的碑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深刻体会到陶瓷作为国家记忆载体的厚重意义。
图为《长征组歌》大型陶瓷箭筒的其中一幅的巨幅彩绘瓷板
展区内的毛主席在陕北戴红军八角帽大型画像与《毛泽东诗词》大型陶瓷箭筒尤为醒目,瓷身以苍劲的书法再现了《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名篇,将豪迈的诗词意境与温润的瓷质完美结合。成员们都一致认为这些作品不仅是工艺的巅峰,更是红色文化的“活教材”。
图为毛主席在陕北戴红军八角帽大型画像
光影铸魂:《白毛女》里的时代回响
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里,团队集体观看了经典红色电影《白毛女》。影片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成员们不仅看到了旧社会人民的苦难与抗争,也体会到新社会带来的希望与光明,表示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图为团队成员们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内观看红色电影《白毛女》
此次红色走读专项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领略了“瓷都”千年窑火背后的工匠精神,更通过陶瓷与红色文化的交织,深刻感悟到艺术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未来,团队将继续以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传承薪火,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中生根发芽。
撰文|姚佳欣 陈欣雨 孙家麒
图片|姚佳欣 陈欣雨 孙家麒
指导老师|李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佳欣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