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医青年三下乡 | 健康博罗,暨医同行!——暨大附一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开展!

发布时间:2025-07-22 18: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天生   阅读 5.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了积极推动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和服务基层,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投身“百千万工程”的建设热潮,将课堂所学和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根据团省委及暨南大学相关部署、要求,在医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团委联合毕业后教育与研究生管理科组建了“健康博罗,暨医同行”实践团。实践团成员主要由青年医生代表、研究生党员团员、港澳籍研究生共21人组成。

在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昊教授的带领下,实践团由医院团委书记欧阳叶、胃肠外科主治医师程吕佳、肾内科主治医师李云逸带队,奔赴惠州博罗,深入基层,开展为期3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党建带领团建,依托“百千万工程”项目,综合运用基层走访、临床实践、健康宣教、访谈调研、红色教育等方式,到博罗县人民医院开展深度参访,到博罗县横河镇户外运动小镇开展医疗急救培训,到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学习,到博罗县长宁镇卫生院为当地居民开展爱心义诊。

以医学生为主的实践团对话基层医疗,重温革命史书,强化医德医风, 聚焦群众需求,下沉医疗资源。实践团更是在推动基层干部急救知识普及、优化急救医疗资源配置、当地居民健康与就医行为调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效,为博罗县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筑牢人民健康防线贡献暨南青年力量,为擦亮暨南金字招牌贡献一临学子力量。

▲图为“健康博罗,暨医同行”社会实践团在博罗县人民医院。沈荣 供图

--地”携手共进对话基层医疗发展

7月10日,天色微晴时,实践团队伍已整装待发。随着众队员们喊出的“健康管理不躺平,暨南学子帮忙您,博罗乡亲一定行!”的响亮口号,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抵达博罗县人民医院后,雨淅淅沥沥地下,却丝毫没有让实践团的热情降温。

在“双百行动”暨南大学驻博罗县服务队队长王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委书记、医务社工部办公室主任欧阳叶,博罗县卫健局副局长毛长河,博罗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林燕峰,博罗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林茂华,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阳等的主持带领下,实践队成员参与其中,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校-院-地”交流座谈会。

“双百行动”暨南大学驻博罗县服务队队长王朋在会议中指出,博罗县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成效的标杆,深入实施“双百行动”,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协同联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展示县域医疗先进水平和发展潜力的窗口,有助于吸引高水平人才来博建功立业。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昊就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作发言,他指出:借助暨南大学“侨校”人才培养优势以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侨院”医疗技术底蕴,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优质医疗资源精准对接基层需求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校-院-地”多方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机会。

博罗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林燕峰介绍,博罗县紧扣“百千万工程”,全面构建“一核两翼三次中心”县域诊疗格局,强化县人民医院在医共体的“核心”作用,全力抓好创三甲工作。希望以此次三下乡活动为契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博罗县人民医院在人才培养、技术反哺、学科共建、科研协作等方面探索紧密务实的合作共赢关系,为博罗县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随后,实践团成员在团队青年医生的带领下,分别前往博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普通外科病区、肾内科病区与血液净化中心参访,并与科室主任、医院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针对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等展开深入交流。

来自香港的实践团成员、在读硕士谢志伟在肾内科病区交流后表示:“这次基层见习让我对内地医疗体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看到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图为“健康博罗,暨医同行”社会实践团在博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普外科、肾内科参观交流。沈荣 供图

急救培训进乡村护航户外运动安全

横河镇郭前村是博罗县重点打造的“户外运动小镇”,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最美旅游公路,正大力发展越野、骑行、登山等体育旅游产业。

7月11日上午,为提升村干部、村民应对户外运动大型赛事和活动的应急救护能力,实践团在郭前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医疗急救培训。实践团澳门籍在读博士黄嘉伟、香港籍在读硕士许嘉成以及队长、在读硕士王天生结合户外运动常见风险,生动讲解摔伤处理、中暑预防、抽筋缓解等实用知识。实践团青年医生代表、胃肠外科主治医师程吕佳现场演示心肺复苏(CPR)规范操作,并指导村民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本次培训特别邀请博罗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医师何敏讲解和演示针对创伤的包扎、止血等处理流程。

此外,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实地考察了“户外运动小镇”的整体建设情况。针对当前运动小镇所遇到的难题,实践团经调研讨论,为运动小镇提供相应急救点设置方案,并与当地村委会建立了工作联系,探索线上急救咨询服务开展,为“户外运动小镇”的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健康博罗,暨医同行”社会实践团在郭前村进行运动小镇医疗急救培训。沈荣 供图

红色教育铸魂传承东纵精神

7月11日下午,实践团前往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全国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通过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沉浸式展陈,生动再现了东江纵队孤悬敌后、浴血奋战的英雄史诗。实践团成员在《前进报》印刷机、抗战布告等文物前驻足学习,并集体重温入党誓词,深刻感悟“忠诚信念、敢为人先”的东纵精神。

▲图为“健康博罗,暨医同行”社会实践团在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进行主题教育活动。沈荣 供图

义诊服务暖民心健康守护零距离

7月12日,实践团来到长宁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并面向就医群众开展《居民健康与就医行为》访谈和问卷调研。

义诊活动得到博罗县人民医院和长宁镇卫生院的大力支持,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医护人员一同协力为200余名村民提供免费血糖、血压、尿酸、尿蛋白检测,开展健康咨询和用药指导,肾内科、普外科、骨科、皮肤科、康复科等疾病问诊和科普宣教。

为让更多人知晓此次义诊活动和更好地进行调研,团队内成员无惧炎夏,走街串巷地宣传、发放问卷和访谈,回到卫生院时,汗水已浸透白大褂,让乡亲们都为之动容。

"阿婆,您的血压控制得不错,记得按时吃药。"听到实践团成员的嘱咐,阿婆连连点头,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义诊结束后,实践团师生们还深入卫生院病区进行教学查房,走基层,与基层医生交流病例,为基层医疗的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健康博罗,暨医同行”社会实践团在长宁镇卫生院进行义诊活动。沈荣 供图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暨南大学深化“百千万工程”校地合作的生动实践。暨南学子将专业所学融入基层所需,展现了新时代医学青年的责任担当。

实践团队长、在读硕士王天生总结道,“团队成员很有凝聚力和责任感,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尽己所能为基层群众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挥自己的医疗优势,为基层人民带去健康、带去幸福。我深感基层医疗条件相较于大城市还有些许不足,这让我坚定了想要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在未来去走入基层,为基层人民解除病痛的决心,让我更加想要立足当下磨炼自己的临床技能,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委书记欧阳叶表示,未来将继续组织此类活动,引导更多港澳台侨学子深入基层,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资料来源:团委、“健康博罗,暨医同行”社会实践团

图:沈荣

编辑:张汇、石琳、陈志峰、王天生

初审:欧阳叶

审核:王昊

终审:郭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天生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