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智测先锋”团队“探匠心、承使命”深度实践收官

发布时间:2025-07-22 17: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罗京   阅读 3.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罗京)当盛夏热浪席卷全省,"智测先锋"科技创新青年团再启征程。继襄阳电务段"神经中枢"线缆室探秘后,团队走进武汉铁路局电务段陈军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满墙奖章与创新工具的见证下,完成了一场贯穿技术精研与铁路精神的闭环实践。

创新工坊探秘:荣誉墙下的技术革命

工作室陈列架犹如铁路技术的微缩博物馆——经陈军团队改造的接线钳具采用磁吸式模块化设计,使传统检修效率提升三倍;信号测试仪加装防误触保险装置,从源头杜绝操作风险。"这些不是展品,是安全运行的毛细血管。"陈军手持自研光纤熔接定位器讲解时,金属外壳上仍留有长期握持形成的抛光痕迹。团队成员轻触设备上"全国铁路创新金奖"的铭牌,仿佛触摸到荣誉的温度。

▲图为荣誉室

匠心传承现场:铁路人的使命课

在实训现场,团队成员们专注聆听着陈军老师讲解。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认识到了铁路转辙机机械系统中最新的自动开闭器的接点以及双机牵引油管动力的动作过程等等。陈军老师蹲身细致指导,从设备内部线路布局到工作原理,倾囊相授;团队成员们们或凝神观察、或踊跃提问,在实践交流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深度融合,让专业技能在面对面的传授里稳步提升,助力轨道交通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公里” 。

▲图为与学长学姐、培训中心教练员交流

荣誉征程启航:三代铁路人的对话

满墙的"全国技术能手"证书与青年员工成长树前,陈军指着2016年封连线事故分析图坦言:"每面锦旗背后都是血的教训。"陈军老师端坐于会议桌前,将自己扎根武铁电务领域的人生经历,如珍贵的铁路信号般逐段 “传输” 。从初入行业时对设备原理的懵懂摸索,到无数次在深夜检修中与故障 “博弈” ,那些汗水浸透工装、星光伴归途的过往,都化作富含力量的话语。他以亲身走过的弯路为 “警示标” ,以突破技术瓶颈的坚持作 “动力源” ,为围坐的同学们勾勒职业成长的清晰轨迹,让青春追梦的方向,在前辈经验的照亮下愈发明晰 。"现在该你们接棒了!"这是陈军老师对团队成员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此时,几位毕业入职的学长学姐们受陈军老师的邀请为团队成员分享学习和工作上的心得和收获,这些经验之谈都大大的帮助了团队成员们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未来和设定目标。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三下乡不是结束,而是团队技术成果走向实践的新起点。未来,“智测先锋”将带着这份收获与责任,持续深耕铁路科技领域,用青春力量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实践总结暨就业答疑会

青春誓言铮铮:以技术丈量责任

总结会上,团队成员将七日实践凝成三组数据:线缆室光纤测温精度±0.5℃的震撼,焊接合格率从62%到89%的提升曲线,以及陈军工作室37项国家专利背后的坚守年轮。当最后一份实训报告封存时,窗外传来列车驶过的轰响。"这不是终点,"队长抚摸着设备箱上还未干透的校徽贴纸,"当研发的监测模块装进转辙机那刻,才是真正的荣誉墙。"

夕阳穿透机械室的玻璃窗,将少年们的身影投射在挂满奖状的墙面上。那些承载着前辈汗水的荣誉证书,此刻正与青春的理想光影交融,铺就一条通向铁路强国的铮铮轨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