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徐曼 岳展鹏)2025年7月19日,河南乡村支教点的清晨被阳光唤醒,透过窗棂的光束落在孩子们稚嫩的脸上。不觉间,大学生支教团队的支教生活已过半,志愿者们依旧满怀热忱,与孩子们共同开启新的一天,在指尖的创意与心灵的碰撞中,编织着一段难忘的成长记忆。
▲图为孩子们认真贴画
贴画课上,老师提前备齐了卡纸、贝壳、胶水、镊子等材料,从工具使用规范到粘贴技巧,逐项细致讲解。“都明白了的话,就动手试试吧!”随着一声令下,孩子们立刻投入创作:有的用贝壳拼出灵动的蝴蝶,有的将亮片点缀成闪烁的星空,奇思妙想在指尖流转,平凡的材料渐渐变成了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老师穿梭在课桌间,不时俯身指导:“这里的胶水上的有点多,后面少上一点”“试着把贝壳贴得密一点,画面会更饱满”课程接近尾声时,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自觉将材料规整妥当,期待着下一堂课的开启。
▲图为孩子们展示折纸
紧接着的折纸课上,老师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动手能力实施分层教学:低年级从基础折纸学起,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对齐折痕、压实边角,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跟上节奏;高年级则挑战更复杂的样式。课程结束后,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孩子,脸上都写满了成就感,举着自己的作品雀跃地向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
▲图为韩老师安慰伤心的孩子
正当课堂有序推进时,一场小争吵意外出现——两名孩子因小事起了争执,声音逐渐变大。老师及时上前,没有急于批评,而是轻轻将两人带到一旁,蹲下身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在温和的引导下,孩子们渐渐平静,紧绷的身体慢慢放松,怒气消退后,便回到课堂继续投入学习。这场小插曲,不仅没有使二人间的关系僵化,反而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悄悄学会了冷静、体谅与沟通。
支教不只是教知识,更要教孩子们如何相处、如何成长。在这个夏日的乡村课堂里,既有巧手创造的美好,更有孩子们在点滴经历中悄然萌发的成熟。每一份专注、每一次成长,都成为这段支教时光里最温暖的注脚。
文字来源:徐曼
图片来源:徐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岳展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