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黄蕊、洪昕岚、陈熙楷、王思琪) 为深入挖掘周鲁烈士事迹,深入挖掘烈士故居承载的红色记忆与优良家风,探寻地方守护与红色精神传承的生动实践,7月20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初心如磐突击队走进揭阳市地都镇华美村,进行实地调研学习。队伍通过聆听守护者讲述、研读故居史料,切身感受历史温度,汲取奋进力量,并思考红色资源活化传承的新路径。
以史育人:地方挖掘与文化传承
在华美村这片铭刻着英烈足迹的土地上,周鲁烈士的故事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其精神价值穿越时空,历久弥新。长期致力于周鲁烈士事迹研究的周诗荣老师,为团队详细梳理了故居史料的来源与价值。他深情讲述了周鲁烈士在革命年代的英勇事迹,这些事迹生动诠释了那个烽火岁月里的坚定信仰。
▲图为周诗荣老师与队伍合影
周老师同时提到,烈士对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对家国民族的深沉大爱、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正是当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与核心内涵,尤其是对于青年一代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他也向队伍分享了如何进一步挖掘周鲁烈士生平史料及将故居及关联历史场所承载的红色记忆,融入地方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实践的思路,旨在使其成为滋养文化、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独特力量。
▲图为周诗荣老师向队伍讲解周鲁烈士生平事迹
守护根脉:红色荣光与家风传承
周鲁烈士故居不仅是当地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和文化遗址,更是其侨乡家族精神根脉的所在。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周鲁烈士的家族背景——崇尚知识的书香门第。其家族重视教育、泽被乡梓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华美村现今的振华学校,其前身即为周鲁家族早年创办的学堂,为地方教育播撒了最初的种子。即使在战争年代的动荡中,这份对知识的尊重与对家国的担当未曾断绝。周鲁烈士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正是这种家国情怀的最高体现。
▲图为周钦海先生与队伍亲切交谈
这份厚重的家族历史,凝聚成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周鲁烈士侄孙周钦海先生多年来默默守护着这片承载着家族记忆与红色荣光的空间。他精心维护故居的一草一木,向络绎不绝的来访者讲述家族故事与周鲁烈士的光辉事迹。值得关注的是,周氏家族后代秉承先辈遗志,在和平年代同样人才辈出,培育出多位服务于社会各界的知识人才,延续了家族的文脉。周钦海先生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以及对先辈精神与教育传统的自觉守护与传承,生动体现了优良家风的强大生命力,是红色精神得以在基层代代相传的鲜活例证。
传承使命:青年行动助力红色资源活化
此次华美村之行,让突击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华美村红色根脉守护的执着实践与坚韧力量。周鲁烈士故居作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文化节点,其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国际理想,是激励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
为更广泛、更持久地传播这份精神财富,并运用科技手段赋能红色资源的保护、研究与传承,华南师大初心如磐突击队依托地理信息科学的专业优势,开展史料挖掘和数字化建档工作,探索红色文化与地方文旅、乡村融合的创新模式。
▲图为队伍开展全景扫描工作
▲图为队伍向周诗荣老师展示数字展厅开发情况
当前,队伍正系统性开展故居的三维扫描、全景拍摄与信息采集,开发周鲁烈士故居及关联历史场所全景数字展厅,建立详实的红色场馆数字化档案库。并在数字化平台中创新性提供普通话、英语、越南语三语讲解服务,提升不同受众群体的体验感。这些数字化成果不仅将为红色遗产的永久性保护留存珍贵数据,更旨在突破时空限制,让红色精神跨越地域、语言和代际障碍,实现更广泛、更有效传承的切实行动。
未来,华南师大初心如磐突击队将以实际行动,助力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让周鲁烈士的故事与精神,通过创新科技与多元传播,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照亮青年一代的奋进征程,书写属于未来的红色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思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