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李奕璇)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政策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战略部署,促进乡村文化教育与青少年精神成长的全面发展,2025年7月16日,生入童心实践队在广东省揭阳市霖磐镇党群服务中心开启了第三天的暑期公益课堂。
爱国启智,课堂筑梦
课前,队员们与志愿者们齐心协力、精心筹备,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法看板活动。活动现场,图文并茂的看板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大家认真聆听讲解,积极交流探讨。通过这一新颖的形式,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目标指向、深远意义以及具体实践路径。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那炽热的爱国情怀,如同星星之火,在他们心中悄然点燃、生根发芽。回到课室,每日阅读计划继续进行,学生们或低头翻阅书籍,或轻声交流心得,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与成长。
图为学生们观看爱国主义教育法看板 成欣桐供图
图为学生们阅读书籍 成欣桐供图
拓印探秘,匠心独运
在随后的拓印课上,队员李奕璇从拓印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细致讲解所需材料、工具和操作方法。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李奕璇,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还不时举手提问,现场互动十分热烈。
到了实践环节,大家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彩铅拓印时,有的学生眉头微皱,专注地调整着力度和角度,力求完美呈现树叶纹理;颜料拓印时,学生们又兴奋起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大胆地填涂着颜料。不一会儿,一片片树叶的形态与纹理在他们的巧手下跃然纸上,一幅幅独具匠心的拓印作品诞生了,教室里满是成功的喜悦。
图为队员讲解拓印技术 成欣桐供图
图为学生进行彩铅拓印 成欣桐供图
扎染传艺,色彩斑斓
短暂休息后,队长卓静怡的扎染课为课堂带来了另一番风味。她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扎染工艺的起源与发展,随后播放了详细的教程视频。学生们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有的微微前倾,试图看清每一个操作细节;有的则在本子上快速记录要点。
视频结束后,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性格活泼的小林,一边扎着布,一边哼着小曲,还不时和旁边的同学打趣;文静的小刘则眉头微皱,全神贯注地构思着色彩搭配。不一会儿,一块块别具一格的扎染布在学生们手中诞生。课堂上,大家积极交流心得,互相展示作品,小王兴奋地举着自己的作品,大声分享创作思路,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
图为队员讲解扎染历史 成欣桐供图
图为部分学生的扎染成果 卓静怡供图
种梦启航,苗育未来
昨日,“树苗成长计划”温情启动,实践队队员为学生们精心颁发了各式种子盆栽,寓意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幼苗,承载着无限的成长可能。今日,学生们满怀期待地将种子细心种下,每一粒种子都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愿这些种子在孩子们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正如孩子们在知识的滋养与爱的包围中,逐渐成长为独一无二、自信坚强的自我,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图为学生种下的种子已发芽 成欣桐供图
绿水青山,文化长存
在支教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德南村的墙绘创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墙绘已圆满完成,两幅龙舟墙绘也栩栩如生,为村庄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好事发生的墙绘图也进入了收尾阶段,每一笔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过程中,德南村与霖磐镇的领导们对实践队队员表达了深切的关怀与支持,让队员们倍感温暖与鼓舞。
图为队员描画龙舟图 吴玥供图
龙舟跃动,希望启航
此外,实践队队员还着手绘制了一幅融合龙舟与水稻玉米元素的墙绘图,初步勾勒出了轮廓,丰富的色彩逐渐在墙面上铺展开来,预示着乡村的繁荣与希望。这幅墙绘不仅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景与农耕文化,更寓意着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生入童心实践队将继续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践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为乡村发展持续输入青春力量,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图为队员们勾画水稻轮廓 文晓语供图
青春赋能,乡村焕彩
生入童心实践队以青春之力投身乡村教育,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技艺传承及墙绘创作等活动,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响应“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号召。正如习总书记所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队员们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谱写了一曲文化赋能乡村、青春筑梦未来的华美乐章,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