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子开展“村务助手”系列基层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1 22: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曹泽钜   阅读 49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进行基层实践是大学生淬炼真才实干、厚植家国情怀的关键途径。为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欧李田缘”社会实践队来到北京市平谷区南宅庄户村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村务助手”系列活动。

一日村官理村务

7月15日,“欧李田缘”实践队来到南宅庄户村村委会办公室为村民进行信息更新。该村村委会成员平均年龄较高,电脑软件使用不熟练,录入一个村民信息要5分钟以上,更新村民信息的效率一直不高。实践队员们在村委会承担起“一日村官”任务,充分利用自己娴熟的电脑技能逐一核对村民信息,进行准确更新录入。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更新信息

在更新信息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发现村中老人较多,存在对信息收集的要求与目的不甚明了的情况。一位声音洪亮的队员自告奋勇承担起向村中老人进行解释的任务。通过“一日村官”活动,实践队员们体会到面向基层服务,困难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向每一位村民讲明白政策信息。经过一整天的忙碌,南宅庄户村700多名村民的信息全部得以更新,村干部感叹:“如果全让我们干,少说得忙一礼拜!“

化身网格管理员

7月16日,实践队员们跟随村网格员一起清查村内设施部件。设施部件的清查是一项细致琐碎的工作,仅井盖一项就有22个细分类目,想完成任务必须全面掌握相关信息。实践队员穿梭在村头巷尾,手机网络断联就修理网络,部件归类错误就重新进行学习分类,一天下来皮肤已经晒红,终于帮助网格员们及时完成了清查任务。

▲图为实践队员帮助网格员识别部件分类

实践队员对于网格员的思考不仅在于如何完成任务,还在于如何优化网格员的职责行使机制。队员们注意到村中共有7位网格员,能够登录管理软件的账号却只有4个,这使得他们无法交替行使职能,降低了工作效率。实践队员们利用校地合作优势,在建言献策活动中建议区政府为南宅庄户村开办缺失账号,并准备工作手机2台,为提高村务效率作出自己的贡献。

村务档案重归类

7月17日,实践队员们开始系统整理村务档案。从1984年到2024年,横跨四十年的村务档案堆积在档案室,只按照年份进行了简单整理,档案盒内存放什么文件并不明了,村干部们查阅起来很费事费力。对于这一问题,实践队员们决定按照“年份排序,分类装盒,电子编录”的路径进行系统整理。在村委会干部的陪同下,队员们首先把档案文件按经营管理、党建文件、其他重要文件等大类拆分,再对每一类别文件按年份排序,将文件名称准确附在档案盒上,最后把整理好的文件名称按类按年份进行电子备份。一整天忙碌下来,村内档案室面貌焕然一新。

▲图为实践队员整理档案

实用技能来教学

7月18日,实践队员们根据村干部反馈的问题准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培训课,在村委办公室手把手教学村干部实用电脑技能。实践队员们一对一地解决村干部的具体困惑,从快捷键使用到批注修改,从下划线设置到换行分页,队员们习以为常的小技巧却能在基层工作中发挥大用处。南宅庄户村村委书记高兴地说:“今天又掌握了6个新知识点!”

▲图为实践队员对村干部进行电脑教学▲图为实践队员与村干部合影

在“村务助理”系列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实践队的成员们用实际行动帮助南宅庄户村完成了村内的紧急任务,为村干部提供了接地气的实用技能培训。

从细致琐碎的日常工作到集体经济发展的共同期待,南宅庄户村委会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北京师范大学“欧李田缘”实践小队将深入调研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面临的工作困难,以实干精神纾解村务困难,用理论优势助力乡村发展。(通讯员 郭怡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泽钜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