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传薪火,童心书华章——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芃星灼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书法课堂润泽社区童心

发布时间:2025-07-20 23: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姚逸雯   阅读 5.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廖凤枝、刘肜秀、刘嘉茹、姚逸雯、吴睿、余鸿彬)近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芃星灼华”突击队的志愿者们来到河源市新江街道龙尾坝社区,为孩子们铺开了一场浸润墨香的传统文化之旅。志愿者老师以“书圣”王羲之痴迷练字、误食墨汁的千古轶事为引,将古老汉字的神秘起源娓娓道来,瞬间点燃了孩子们探索书法世界的好奇心。

▲图为志愿者老师给孩子们分析字形 (刘嘉茹 供图)

课堂互动热烈,当老师问及书法的主要字体时,11岁的李测铖小朋友自信满满,小手高高举起,清脆响亮地报出“篆、隶、楷、行、草”五大字体之名。随后,老师以清晰的偏旁部首挂图和笔画结构图为范本,带领孩子们一笔一画,悉心体会“点如坠石”、“横若千里阵云”的汉字筋骨之美。从基础笔画的提按顿挫,到偏旁部首的巧妙组合,墨痕渐次化为孩子们心中具象的审美法则。

▲图为11岁的凌雅芝专注地进行书法练习 (成宛芸 供图)

理论浸润之后,孩子们迎来了实践时刻——以稚嫩笔触书写清代诗人袁枚的励志小诗《苔》。笔尖轻触素宣,墨色流淌间,“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的诗行渐渐显现。孩子们屏息凝神,在横竖撇捺的专注摹写中,感受着汉字方正结构与古诗清雅意境的交融。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书法屏凤册页作品 (成宛芸 供图)

“书法不只是技艺,它是穿越千年的文化信使,”一位志愿者道出深意,“当孩子们亲手写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方寸墨迹间,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与民族认同的种子已悄然播撒。横竖撑起的是文化筋骨,点画流淌的是千年血脉。”这节墨香课堂,终将化为滋养童心的永恒印记,让文化自信在笔尖生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逸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