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科技路 硕果满园振兴梦

发布时间:2025-07-20 23: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颜沛垚、桂伊涵   阅读 6.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桂伊涵、颜沛垚)7月11日,厦门医学院“取经百强·聚力乡兴实践行”实践队走进南平市水吉镇仁山村,专访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林远兴,探寻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一粒种子到满园硕果,从一项制度到万家致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薪火传承,正书写着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崭新篇章。

嫁接:一项技术与一项制度的共鸣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科技特派员林远兴道出仁山村巨变的密码。上世纪90年代,南平首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科技人才"高位嫁接"到田间地头。实践队了解到,最初村民守着传统作物不敢尝试新品种,是科技特派员带着技术蹲点示范,用"枝干嫁接"实现品种快速更新。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科技特派员林远兴

如同葡萄藤的嫁接需要精准切口,科特派制度讲究"重心下移"——专家扎根泥土,从技术指导到品牌打造,最终让"山溪葡萄"成为市级龙头企业。

图为实践队队员实地调研水吉镇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仁山示范基

传承:一枚果实背后的振兴之路

漫步仁山村,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村民脸上的笑容。科技特派员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过去,村民们"守着薄田望天收",安于传统耕作;如今,他们主动拥抱新技术,探索多元经营。实践队发现,村里常住人口不降反增,年轻人返乡创业已成新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

"发展要走科技路,致富不忘共产党。"自1992年首批科技特派员下乡以来,这项制度已从南平辐射全国。仁山村的蜕变,正是千万乡村的缩影——从脱贫致富到圆梦小康,每一颗葡萄都凝结着"帮扶接力"的薪火。

感悟:青春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实践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既需要技术"输血",更离不开机制"造血"。返程前回望满山葡萄园,队员们恍然领悟:科技特派员的"嫁接"智慧,正是新时代青年需要传承的精神。这场跨越三十年的"接力赛",正等待更多青年接棒奔跑。

图为实践队队员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颜沛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