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单梓宸 报道 柳转弟 摄影) 7月19日,武昌理工学院“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镇第三中心小学,成功开展“医学词汇发音”特色课程。该活动聚焦医疗场景中语言沟通的痛点问题,通过提升医学专业词汇的普通话发音准确度,为医护人员及医学生赋能,助力搭建更清晰、更高效的医患沟通桥梁,从源头守护医疗安全与服务质量。
▲图为柳转弟
在医疗服务中,语言沟通的精准性直接关系诊疗效果。临床实践中,因方言差异或发音习惯导致的医学词汇误读,可能造成信息传递偏差,甚至影响诊疗判断。“医”路向阳团队敏锐捕捉这一需求,精心设计了极具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志愿者讲师马爽深入剖析临床常见却易出错的医学词汇,涵盖解剖结构名称、药物学名、检查项目等关键术语,针对方言影响下的发音偏差进行重点纠正。
▲图为柳转弟
课程采用多元化互动教学模式,通过专业语音指导、情景模拟对话、发音对比纠错等环节,帮助参与者精准掌握标准发音。教学中不仅关注单字读音的准确性,更强调真实医疗语境中词汇的自然连读与语调把控,确保医患沟通时信息传递无歧义。例如在模拟问诊场景中,讲师现场纠正“心肌梗死”“胰岛素”等高频术语的发音细节,让学员在实践中体会精准表达的重要性。
▲图为柳转弟
“医”路向阳团队的行动深刻诠释了语言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价值: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征途上,清晰的语言亦是温暖的良药。当每一个医学词汇都能被准确聆听和理解,医患之间的信任之桥将更加稳固,健康防线的第一道关卡也因此更加坚实。
团队负责人高子灵在接受采访时阐释活动的深远意义:“在分秒必争的诊疗过程中,清晰准确的医学表达是专业素养的体现,更是对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一个关键术语的发音偏差,可能导致信息误读甚至影响判断。老师们致力于将精准的普通话发音锻造为医疗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专业工具。”(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怡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