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郑忻池)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强化青年使命担当、筑牢责任意识的号召,坚定不移践行“两个维护”。7月19日,蓝松枝公益团“紫荆花”支队踏上了意义非凡的旅程,走进了正定县塔元庄。这里,不仅是乡村发展的鲜活样本,更是见证领袖关怀与人民奋斗的历史坐标。队员们怀着崇敬与期待,参观了承载厚重历史与辉煌成就的塔元庄村史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追随领袖足迹,学习领袖在正定的治理方略。塔元庄乡村振兴标语 袁羽玺摄
队员们怀着崇敬与期待,走进承载厚重历史与辉煌成就的塔元庄村史馆。踏入馆内,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馆内丰富的历史资料、珍贵照片以及实物,宛如时光碎片,拼接出塔元庄的发展历程。在讲解人员引领下,支队开启这场穿越时空的追随之旅,深入了解塔元庄从贫困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繁荣的艰辛历程。
队员们聆听讲解瞬间 袁羽玺摄
队员们了解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塔元庄深陷贫困泥沼,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村民生活困苦不堪,脱贫致富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1982年,年轻的领袖来到正定任职,他始终心系基层群众,多次深入塔元庄调研考察,凭借着对国情的深刻洞察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为塔元庄量身定制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并提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方针。这一方针犹如一盏明灯,为迷茫中的塔元庄指明了前行方向,成为开启发展大门的“金钥匙”。此后,塔元庄积极响应,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建立养鸡场、养猪场,逐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村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迈出了脱贫致富的坚实步伐。
队员们参观交流时刻 袁羽玺摄
随着讲解员的脚步,队员们的目光被2008年和2013年领袖再次来到塔元庄考察时的珍贵影像与资料所吸引。领袖的每一次到来,都为塔元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明确方向。“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希望你们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早日奔小康”“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这些殷切嘱托,如同一声声激昂的号角,激励着塔元庄人不断奋进,勇攀发展高峰。在村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塔元庄积极践行领袖指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修路筑堤、疏浚河道、保护湿地,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同时,深入开展旧村改造,整合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全面小康村的华丽转身,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蓝松枝公益团“紫荆花”支队与讲解员在村史馆前合影留念 袁羽玺摄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被塔元庄的发展历程深深震撼。塔元庄的沧桑巨变,不仅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更是正定县乃至全国农村发展的生动缩影。它见证了领袖对基层人民的深切关怀,也展示了在其的正确引领下,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拼搏进取的伟大力量,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这次参观,对蓝松枝公益团“紫荆花”支队的队员们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教育和精神洗礼,更是“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一课。他们深刻感悟到发展的艰辛与不易,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忠诚,明确了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个人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在未来的“三下乡”实践中,成员门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尤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