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外青年三下乡|双江莲萧 心手相承: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再访双江莲萧队

发布时间:2025-07-20 23: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熊金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20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前往双江镇文化服务中心,再度拜访双江莲萧队及潼南双江莲萧非遗传承人、双江莲萧第四代传人陈敏老师。

▲图为陈敏老师进行示范(熊金 摄)

2016年6月1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双江莲萧作为传统舞蹈被收录其中。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十九世纪中叶,是涪江下游一种集歌舞、表演、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群体性民间艺术形式。

实践团到访当日,陈敏老师向成员介绍了近一年来莲萧队的表演情况:除了依旧将之作为日常娱乐活动,莲萧队总是在社会实践团队到访时提供演示、教学与相关故事分享。

最为重要的实际体验环节中,陈敏老师亲自教学,成员们从一招一式学起,亲身感受莲萧“打、跳、滚、跃”的独特韵律与刚柔并济的美学精髓。每一次竹节清脆的碰撞,都在叩击着年轻的心灵,唤醒对地方文化基因的深切认同。在体验与育人层面,亲身参与排练和表演的实践过程,让实践团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艰辛与价值,近距离感受陈敏老师的坚守,增强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责任感。持续两年的回访本身,即体现了实践团对守护地方文化根脉的承诺,有效提升了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跨文化沟通素养以及对文化传承使命的体认。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莲萧打法(熊金 摄)

▲图为实践团与陈敏、双江莲萧队合影(程坪 摄)

川流不息,文脉长青。 此次实践是英语专业学生以脚步丈量文化沃土的生动体现,以专业点燃非遗星火。连续两年的双江之行,是深入文化肌理的探索,是专业知识向实践力量的转化,更是青年一代文化自觉与担当精神的生动淬炼。当莲萧的清音融入时代交响,青年学子守护的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与自信底气。

(熊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