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莲绘新章”暑期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探究乡村振兴密码的热忱,奔赴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开启了一段充满泥土芬芳与时代脉搏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
为了更好的解锁乡村“CEO”的工作密码,团队来到白箬铺光明村,采访了“白箬三美”同时也是光明村的乡村CEO——廖红。面对团队的采访,忙碌了一个上午的她依然神采奕奕。乡村振兴,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初心事业,盈利确实很难,廖红的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她坦诚地道出了创业路上的现实挑战,但是每当看到乡亲们把自家的农产品交到手上时那充满信任和期盼的眼神,所有的辛苦和付出是值得的,这份信任就是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谈起创业初衷,廖红解释这是源于对家乡的热爱及回报乡里的愿景,她希望通过农业产业带动家乡经济发展,让家乡的经济活起来,让乡亲们的口袋鼓起来,同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让大家共享发展的成果。如今,她与周静、夏赛男组成“白箬三美”,通过短视频账号让白箬风光和特色农产品“出圈”,为白箬铺的农作产品注入全新的活力。她的直播间架在田间,镜头里是真实的劳作场景,镜头外是数字化转型的鲜活实践。
谈及数字化带来的挑战,廖红坦言确实一直有这类的困扰,那就是技术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太高了。她表示,想要数字化转型,没有几百万的投入成本是没办法做到的,不同平台的数据像散落的珠子,要串起来指导生产不容易。同时,人才断层问题同样尖锐,廖红的团队急需既懂农业又通数据的复合型人才,但农村难留“数字青年”。
访谈最后,廖红语重心长地对着充满朝气的湖工商学子说:“乡村振兴需要新鲜血液,需要年轻人的智慧和力量,仅仅靠我们的力量想要完成数字化转型还是太难达到,希望有更多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能关注乡村,投身乡村,和我们一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尽情施展自己的能力。”
数字化转型的困扰仍在田间盘旋,但破局的星火已然点亮。当数据开始流动,人才不断回归,白箬铺镇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见证:技术终将扎根土地,而乡村的智慧转型,正在无数个“廖红”的指尖悄然生长。(湖南工商大学 李新雨 黄语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