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之“青银携手,薪火同行”宣讲团

发布时间:2025-07-20 22: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华鑫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宣讲队员传授科学应对与拒绝欺凌的策略志愿者宣讲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徐华鑫)暑期是安全事故高发期,为加强多个群体的安全意识,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银携手,薪火同行”宣传团于2025年6月27日至7月8日深入学校、社区、村庄及当地福利院开展了一系列安全知识宣讲活动,同时,对地区老年人员进行慰问交流,将安全守护的种子播撒到每个需要的角落。

01.校园专场

宣传团于2025年6月27日至6月30日先后在如师二附,如皋市搬经初中开展了相关安全知识宣讲。团队前期进行了周密筹备,依据青少年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宣讲内容与呈现形式。活动采用分层教育模式。

如师二附

如师二附,志愿者宣讲聚焦溺水防范与基础急救技能。宣讲涵盖危险水域识别、防溺要点、自救互救方法,以及心肺复苏(CPR)、伤口包扎、异物处理、触电应对、流鼻血与烧烫伤处置等实用知识。

▲图为志愿者宣讲基础急救技能

如皋市般经初中

在如皋市般经初中,志愿者在深化急救知识普及的基础上,宣讲重点纳入校园欺凌防治内容。团队通过剖析欺凌的具体表现、严重危害及识别方法,引导学生提升防范意识,并结合案例视频与情景解析,详细传授科学应对与拒绝欺凌的策略。

▲图为志愿者传授科学应对与拒绝欺凌的策略

此次活动成效显著,通过寓教于乐的专业宣讲,两校青少年对溺水、急救及校园欺凌的预防应对知识有了系统性认知,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得到切实增强。

02.社区专场

宣传团2025年7月3日深入南通市小海街道朝阳社区开展“急救+度夏”主题安全宣讲活动。

一堂面向居民的“生命急救课”

宣讲队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CPR)规范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强化居民应对突发性生命危机的处置能力,同时聚焦夏季四大高危场景,系统解析溺水事故科学施救原则毒蛇咬伤紧急处理步骤中暑症状分级处置方案雷暴天气避险规范

▲图为宣讲队员讲解急救知识

▲图为观众提出对于知识点的疑问

让“度夏指南”精准落地

为提升知识渗透率,团队开设移动课堂实现分众化传播,在社区开展小分队行动,针对老年群体专项科普防暑降温健康管理措施,行之有效地帮助更多相关群体,让理论走进生活。

▲图为志愿者向社区老人科普防暑知识

03.乡村专场

7月4日至7月6日,宣传团拜访了南通市崇川区的陆洪村,以“爱在村庄,同心焕新生”为主题开展志愿关怀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单亲家庭、困难户及空巢老人送去温暖与支持。

入户访谈解需求

团队组建2支实践分队深入村户,通过走心访谈”精准关怀,了解乡村老人,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并结合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为家庭关系调适、老人身心健康等问题提供针对性建议。

双微关怀播撒爱

此次活动将物质帮扶与精神关怀深度融合,志愿者以专业能力解民忧、以真诚行动暖民心,既强化了困难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亦使红十字精神在乡土沃野扎根生长,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文温度。

04.福利院专场

此外,宣传团于2025年7月8日走进南通市儿童福利院,以夏日小卫士成长记”为主题开展专业化安全与急救宣教活动。

给孩子们的“避险指南”

团队依托教育专业背景,针对特殊儿童群体认知特点,创新设计场景化、适龄化课程体系,助力提升儿童安全防护与应急避险能力。志愿者运用动画视频与情景口诀,解析中暑预警信号蚊虫毒蛇防范要点等高频安全隐患,通过互动问答强化儿童对危险场景的识别能力。

▲图为志愿团队互动问答特殊儿童群体

情景模拟学急救

志愿者们还借助图文教具演示环形包扎法标准化操作流程,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法情景模拟,帮助孩子们掌握气道异物梗阻应急处置核心步骤。活动采用游戏化教学机制激发儿童参与热情,将复杂急救知识转化为朗朗上口的安全口诀,实现知识长效留存。

05.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银携手,薪火同行”宣传团立足红十字精神内核,每一位志愿者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为需要的人带来鼓励支持与专业指导,让青春力量在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使命中绽放时代光华,为构建美好社会注入无穷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华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