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航天密码,青春赋能科普——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学生会三下乡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0 22: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宝朝   阅读 7.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杨宝朝)为助力乡村科普教育,拓宽乡村青少年与高校学子视野,近日,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学生会“智绘忠良”实践团队奔赴广西航天北斗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三下乡”航天科普研学活动,以青春力量架起城乡航天知识传递桥梁。

户外展区:溯源火箭发展脉络

七月的南宁暑气蒸腾,实践团队一行14人抵达基地后,迅速与基地讲解员协作,带领乡村学生开启探索之旅。在户外展区,讲解员结合火箭模型,从古代火箭雏形讲起,串联现代火箭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辉煌历程。乡村学生与实践队员听得专注,围绕“火箭推进原理”“古代火箭构造奥秘” 积极提问,在问答互动中,逐步深化对中国航天发展脉络的认知,让课本里的 “大国重器” 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团队及乡村学生讲解火箭知识。通讯员 罗为乐 摄

模型研讨:触摸航天科技温度

面对航天器模型,实践队员与乡村学生围拢观察、热烈讨论。从火箭箭体结构细节,到航天工程系统原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打破知识壁垒。实践队员借助专业知识,为乡村学生拆解复杂概念;乡村学生以好奇视角,提出充满想象力的疑问,在双向交流中,共同感受航天科技魅力,让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的航天精神,在互动研讨中悄然扎根。

▲图为实践团队与乡村学生围绕航天器模型交流探讨。通讯员 罗为乐 摄

展板研读:汲取逐梦奋进力量

驻足 “中国现代火箭发展” 展板前,实践队员与乡村学生共同研读。从仿制之路的艰辛探索,到自主研发的辉煌成就,先辈们逐梦航天的故事,借由文字传递力量。实践队员结合专业所学,为乡村学生解读技术突破背后的科研逻辑;乡村学生眼神中闪烁的好奇与向往,也让实践队员更深刻理解科普下乡的意义 —— 让航天精神跨越城乡,成为激励青少年奋进的灯塔。

▲图为实践团队与乡村学生参观 “中国现代火箭发展” 展板。通讯员 罗为乐 摄

实践感悟:厚植科普报国情怀

此次 “三下乡” 航天研学,让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学生会“智绘忠良”实践团队走出校园、深入乡村。既为乡村青少年带去航天科普,也让实践队员在知识传递中,厚植科普情怀。参与师生表示,将持续以青春力量推动科普下乡,让航天梦想在城乡土壤共同扎根,让探索精神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高校学子的科普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宝朝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