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大红韵童创队走进社区,科技与红韵点亮少年梦

发布时间:2025-07-20 22: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邓春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邓春、刘锐、王宏杰、邓慧棠、梁宏) 2025年7月15日至17日,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红韵童创团队化身“科普使者”与“红色导师”,连续三天走进四川省乐山市龙泓路社区,为社区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场融合科技启蒙与红色教育的精彩活动。从大国重器到AI生活,从党的历史到榜样精神,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与互动体验中,既触摸了科技的温度,也感受了红色的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龙泓路社区门口合影留念。

童心绘红船,党史记心间

同日上午,另一堂“童心绘红韵,科技启新航”主题教育课同步开展。主讲人梁宏用一组组数据对比让孩子们惊叹:1949年到2024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提升130%,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综合国力大幅跃升……“是谁带领中国变得这么强?”“中国共产党!”孩子们齐声回答。

通过动画短片,孩子们“穿越”到1921年:13位代表从上海辗转嘉兴南湖,在16米长的红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党旗上的镰刀锤头代表什么?”“金色的镰刀像太阳一样!”8岁的黄薇莱的回答赢得满堂彩。

▲图为小朋友向小老师展示自己所绘的红船。

在“党史排序”游戏中,孩子们分组将“建党”“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7个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最快的小组仅用1分08秒就完成了任务。最后,大家拿起画笔绘制“红船”:有的船帆写着“祝爷爷奶奶健康”,有的船舱载着“祖国统一”的心愿,每一笔都藏着对家国的朴素热爱。

▲图为老师询问小朋友学习心得。

大国重器进校园,科技就在你身边

“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卫星是怎么绕着地球转的?”7月15日上午,红韵童创团队以“科技兴国——大国重器在身边”为主题,用生动的PPT展示火箭腾空、卫星环绕等震撼画面,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我国科技成就。

▲图为小老师为小朋友讲解科技知识。

除了“高大上”的大国重器,团队还带来了“接地气”的科普:扫地机器人如何自动避障、智能手机的拍照原理、电脑如何处理信息……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科技产品,被队员们拆解成简单易懂的知识,让孩子们明白“科技不止在实验室,更在我们身边”。

最让人兴奋的是“科技实践成果秀”:激光雕刻的小动物模型精致逼真,3D打印的小摆件触感特别……队员们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原理,还邀请孩子们亲手触摸,不少小朋友睁大眼睛感叹:“原来科技这么神奇!”

此外,孩子们还认识了螺丝刀、扳手等工具的使用,更明白了“小工具里也有大科技”。

学英雄榜样,做红色传人

同日,“党的榜样与精神”主题活动中,小英雄的故事让孩子们红了眼眶。“刘胡兰15岁就牺牲了,她真的不怕吗?”“王二小为什么要把敌人引向埋伏圈?”孩子们的提问充满纯真,却也透着对“勇敢”的思考。

除了革命年代的英雄,小老师还介绍了“水稻之父”袁隆平、“航天英雄”杨利伟、“雷锋叔叔”的故事。“袁爷爷让我们不饿肚子,杨叔叔能飞到太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自己的感悟。

在“英雄密码猜猜猜”游戏中,扮演“侦探”的小朋友描述“他种的水稻能喂饱很多人”,其他人立刻猜出“袁隆平”;提到“他总帮别人做好事,不留名字”,大家齐声喊出“雷锋”。最后,孩子们把心愿写在“榜样心愿树”上:“我要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当航天员”“长大想当老师教知识”,稚嫩的字迹里藏着大大的梦想。

▲图为小老师帮小朋友们在心愿树上粘贴他们的心愿。

汽车的前世今生,新能源里看未来

“货车能拉多少货物?房车为什么像移动的家?”7月16日的“汽车的奥秘”课堂上,小老师刚抛出问题,孩子们就齐刷刷举起手。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始汽车”到如今的特殊车辆——消防车能高空救人、救护车装着全套医疗器械,一个个生动案例让课堂气氛热烈非凡。

▲图为小老师带领学生观看智驾视频。

当话题转向新能源汽车,孩子们更是聚精会神:“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尾气排放,能让天空更蓝!”小老师还特别介绍了西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优秀校友、小米汽车SU7首席设计师李田原的故事,以及小米汽车的“黑科技”:智驾系统能自动礼让行人、变道超车,“比爸爸停车还准”的自动泊车功能,实现了“科技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服务于人民”的理想。

在乐高拼装环节,小朋友们分工合理,有的负责拼车身,有的负责找零件,提高拼装效率,完美诠释了小朋友蕴含大智慧。不一会儿,货车、救护车、消防车就“下线”了,小小的成就感写在每个人脸上。

▲图为小朋友拼装积木。

红领巾映初心,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7月17日的课堂上,小老师的问题引发孩子们热议。“是革命先辈的鲜血染成的!”“是五星红旗的一角!”观看短片《致敬红领巾》后,孩子们对少先队与党的关系有了更深理解:“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小老师还讲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故事:爱洒藏区的小志愿者谢伊,自强阳光的“向日葵女孩”刘佳,传承传统文化的小才女舒文静……“我要像她们一样!”孩子们眼神里满是向往。

▲图为小老师讲解该如何成为新时代好少年。

在“书言寄语”环节,大家在明信片上写下心愿:“要乐于助人”“好好学习爱祖国”“一天比一天更好”。最后,孩子们挑选喜欢的印章盖在卡片上,五角星、少先队队徽……每一个印记都像一颗种子,埋在心里等待发芽。

▲图为老师为小朋友盖章。

智能管家来报到,AI改变小日子

“动动嘴就能开灯?冰箱能提醒买牛奶?”7月17日的“智能管家,AI改变生活”课堂上,小老师展示的智能家居让孩子们啧啧称奇。智能灯泡随语音变色,智能门锁刷脸开门,智能冰箱能报菜名……“这些都是AI在帮忙!”

小米汽车的智能功能更让孩子们兴奋:导航能实时改路线,音乐能“猜”你喜欢什么,温度还能自动调节。“就像有个贴心的小助手!”一位小朋友说。

最有趣的是“AI学做麻婆豆腐”环节。通过语音指令,AI助手一步步教大家炒豆瓣酱、放花椒、煮豆腐,孩子们边听边记,仿佛自己成了小厨师。“原来AI不仅会干活,还会教做菜!”

▲图为小朋友踊跃回答问题。

三天的活动里,龙泓路社区的孩子们在科技的海洋里遨游,在红色的故事里成长。西南科技大学红韵童创团队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喜欢玩的游戏,架起了一座“校园-社区”的桥梁。

正如社区工作人员所说:“这些活动让科技有温度,让红色有活力,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埋下了热爱祖国、勇于探索的种子。”未来,红韵童创团队还将继续前行,让更多少年在科技与红色的浸润中,勇敢追逐梦想!

▲图为活动结束拍摄的大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春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