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杨修佳、张子欣、陈子文)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的小学生常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为提升小学生的防诈骗意识,守护孩子们的人身财产安全,7月19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学学院赴湘潭县乌石镇暑期调研团踏入乌石镇彭德怀红军小学,开展"防诈骗:守护财产安全"主题宣讲活动,为校园注入防诈"强心针" 。
(图为志愿者宣讲照片)
活动现场,志愿者陈绘宇围绕网络诈骗真实案例、诈骗常见形式和防范技巧这三大板块,运用生动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可靠的案例,为孩子们揭开诈骗的"神秘面纱"。提到游戏陪练诈骗案例时,她结合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生受骗经历,提醒大家"网络招聘需谨慎,转账要求要留心。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小便宜吃大亏。";剖析冒充公检法诈骗时,以三明沙县区12岁男孩被骗3万多元的案例,强调"公检法不会线上要求转账,遇到指令操作要警惕",这些鲜活的案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防诈知识也在不知不觉"入脑入心"。
(图为志愿者宣讲照片)
针对小学生容易接触的电话、网络和线下诈骗场景,志愿者们分类拆解了诈骗套路,帮助孩子们提高警惕。例如:电话里冒充老师、警察"要转账""套信息",别轻信;网络上虚假中奖、免费道具"藏陷阱",勿点击;生活中陌生人给小礼物"求帮忙",要警惕。同时,志愿者还分享"保护个人信息、不贪小便宜、遇事多问家长"等实用技巧,引导孩子们从源头远离诈骗风险。
(图为志愿者宣讲照片)
在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举手提问。针对例如"收到陌生链接点了怎么办?""遇到诈骗电话怎么应对?"等问题,志愿者们通过情景模拟和知识问答将防诈知识融入实际场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防诈技能。宣讲结束后,五年级的黄梓萌同学这样说到:"以前觉得诈骗都是大人的事,今天才知道骗子也会盯上我们。"
(图为志愿者宣讲照片)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但播撒的安全意识却无限。从鲜活案例的警醒到实用技巧的传授,从套路拆解到情景演练,志愿者们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为纯真的世界架起了一道识诈防诈的“警戒线”。反诈之路,青春护航,湘潭大学化学学院的青年们用实际行动在彭德怀红军小学筑起了一道有温度、接地气的青春“心”防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子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