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同梦”实干记:双轨并行赋产业 深耕课堂筑根基

发布时间:2025-07-20 21: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梓怡 郑琪心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陈梓怡 郑琪心)“百千万工程”如春风化雨,滋养着城乡协调发展的沃土。“童心·同梦”社会实践服务队乘此东风,以实干为犁,在阳山县江英镇的田野与校园间耕耘不辍。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聚焦玉米产业痛点,为破解发展瓶颈寻方问计,让产业之苗在工程的滋养下茁壮;走进江英小学,开设漆扇非遗、音乐素养等特色课程,用文化清泉浇灌童心成长。实践队以“产业赋能+教育润心”的双轮驱动,让“百千万工程”的实效在乡村肌理中生动流淌,让青春之力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探访促农策

在产业振兴的赛道上,实践队将脚步迈向阳山县江英镇的田心村与小江村。调研组成员们聚焦当地玉米产业,与农户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不同村庄的种植规模差异,以及旱涝、地质等自然灾害对玉米产量造成的冲击。每一份调研数据的记录,每一次问题的梳理,都承载着团队为当地玉米产业寻找稳健发展路径的决心,为后续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艺课润童心

在教育帮扶的阵地上,实践队在江英小学持续发力,将“五育并举”理念融入课程设计。漆扇制作课上,小朋友在支教组成员们的指导下,亲手感受漆扇的制作技艺,在一滴一搅、一浸一提中,不仅掌握了手工技能,更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体悟到非遗的独特魅力,涵养了审美素养与文化认同,实现了技能习得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音乐课上,支教组成员围绕旋律感知与节奏训练设计系列教学环节,通过示范演唱、分组律动等形式引导小朋友们参与。小朋友们在旋律与节奏的交织中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于歌声传递与肢体律动中滋养心灵、丰富精神世界。课堂教学既注重引导小朋友们在美的熏陶中提升艺术感知能力,又着力培养其运用歌声与律动表达情感的能力,实现了艺术素养培育与精神世界丰盈的协同推进。

从产业调研的田埂到教育实践的课堂,“童心·同梦”社会实践队用实干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怀揣初心,在乡村产业振兴与教育帮扶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以实际行动为江英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不懈实践中愈发清晰。

撰文|陈梓怡 郑琪心

图片|彭虹玮 黎楚意 黄嘉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