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乡村沃土 以青春实践赋能“百千万工程”

发布时间:2025-07-20 20: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梓怡 郑琪心   阅读 5.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陈梓怡 郑琪心)锚定“百千万工程”关于乡村振兴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深层要求,“童心·同梦”社会实践服务队多维度深耕基层实践:深入清远市阳山县乡村田埂,调研特色农业发展瓶颈,为产业振兴寻路;扎根江英小学课堂,通过体育协作课、情绪管理课等身心培育课程,为乡村儿童成长筑基。从产业调研到教育赋能,团队以双脚丈量土地温度,用行动回应“百千万工程”对青春力量的召唤。

乡农调研行

“童心·同梦”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清远市阳山县马坪村、长富洞村,聚焦当地特色农业开展深度调研。调研显示,两村面临同质性发展困境:旅游资源匮乏且区位劣势显著,既难以形成旅游经济拉动效应,又制约种植业规模化发展。基于实地考察与村民深度访谈,团队系统梳理发展约束条件,共商突破路径。此次调研不仅为两村特色农业转型提供现实参考,更彰显实践服务队对乡村振兴的深度关切与务实探索。

▲图为马坪村、长富洞村实地调研照片

身心齐培育

今日是”童心·同梦“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江英小学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的第四天。围绕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当日课程设置兼顾身心培育。各项教学活动有序推进,既落实了素质教育要求,也为后续支教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体育课上,支教组队员设计了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在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着重引导他们在团队配合中学会沟通协作、互助共进,让体育锻炼不仅成为身体素质提升的载体,更成为培育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实践平台。

▲图为课堂剪影

情绪管理课

情绪管理课程以学生心理健康为核心,通过合理引导,帮助他们科学认知自身情绪,掌握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进而逐步提升应对成长中各类心理挑战的适应能力,为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筑牢基础。

▲图为课堂互动

从马坪村、长富洞村的农田地头到江英小学的三尺讲台,“童心·同梦”社会实践服务队的每一步实践,都在“百千万工程”的蓝图上写下青春注脚。调研献策为乡村产业“破局”,课程育人助少年成长“筑基”,双向发力间,既延续着对乡村振兴的深沉关切,也践行着大学生服务基层的使命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在产业调研中深化务实探索,在教育实践中厚植育人情怀,让青春之花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沃土上持续绽放。

撰文|陈梓怡 郑琪心

图片|彭虹玮 黎楚意 黄嘉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