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安徽农业大学“莓”好植行实践团赴苏家埠战役纪念馆参观

发布时间:2025-07-20 20: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惠琳   阅读 1.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莓”好植行实践团来到苏家埠战役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深入学习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感悟革命精神,激发强农兴农的责任与担当。

苏家埠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率领下实施的一次经典围点打援战役,历时48天,以约2万兵力歼灭敌军3万余人,解放了淠河以东广大地区,创造了红四方面军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成为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果最辉煌的战役,在中国革命史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图为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前合影。 余吴际供图

聆听战史讲解 感悟战略智慧

在苏家埠战役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依次参观了"战前形势""围点打援""万众一心""空前大捷"四个主题展厅。团队成员通过电子沙盘、历史照片和作战地图,详细了解了红四方面军采取"围点打援"战术的军事智慧。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介绍红军暗渡淠河的历史。秦嘉欣供图

观览珍贵文物 追忆峥嵘岁月

展厅内,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让同学们驻足沉思:锈迹斑斑的大刀、磨损严重的草鞋、泛黄的战地日记……特别是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还原的"韩摆渡阻击战"场景,生动再现了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

图为讲解员为队员们展示红军战斗时使用的器械。蓝秋霞供图

"万众一心"——展板上这四个大字前,队员们驻足良久。那四个字不是写在木板上,而是凿在人心上的——凿得极深,深得能听见1932年的风声。正如标语写的,“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这不是口号,是把命交出去的笃定。先辈把山河交到后代人的手里,今天的“战役”虽无硝烟,却同样需要万众一心的赤诚。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展板。 张斐叶供图

致敬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到最后,队员们在结束语前驻足良久,缅怀着这场伟大的胜利。青山绿水间,红色基因在跨越时空的追思与告慰中薪火相传、赓续不辍。

图为团队成员走向纪念馆出口。 许云欣供图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深的告慰。走出纪念馆,队员们带着先辈们“为什么出发”的问卷,去书写青年学子“怎么走更远”的答案。他们默默约定:要把红色土地的革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用知识与汗水守护“经济强、生态美、百姓富”的新时代画卷。

通过此次参观,队员们学习红色历史、品读英雄事迹,厚植爱国情怀,将敬意化作动力,脚踏实地、奋发前行,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陈惠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惠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