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周唯一、颜油明)2025年7月11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5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一队的10名成员,已整齐列队于毕节市七星关区青场镇火冲村的齐心广场前。他们此行肩负着“两清两改两治理”的使命——清垃圾、清污水,改观念、改习惯,治理不良风气、治理村容村貌。今日,他们的目光聚焦于眼前这片被遗忘的公共空间。
志愿者们俯身细察,发现砖缝深处嵌满烟蒂,角落里堆积着腐烂的果皮与废弃包装袋,更有经年累月的落叶与泥沙混杂其中,散发出阵阵异味。环顾四周,广场围墙更是被层层叠叠的过期通知、商业广告乃至随意涂鸦覆盖。这份来自公共空间一线的“问题清单”,清晰指向了行动的双重目标:彻底扫除广场垃圾,剥离墙面“疮痍”,还村民一个清朗开阔的休憩之地。
队员们手持扫帚、铁铲与火钳,开始清扫。面对砖缝中顽固的烟头与口香糖残渍,他们蹲身用火钳细细夹取,或着用小铲奋力刮除。落叶与泥沙被大扫帚聚拢成堆,再一锹锹装入垃圾袋。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浸湿了志愿服,尘土沾满了裤脚。当最后一片碎屑被装入袋中,显露出广场原本整洁开阔的石板地面时,阳光似乎也格外明亮起来。
图为志愿者清扫广场地面砖缝垃圾
另一组队员则面对更为棘手的墙面“牛皮癣”。他们用铲刀,在斑驳的墙面前站定。队员们先用清水将层层废纸喷湿软化,再用铲刀从边角处小心翼翼掀起。有些广告纸张年代久远,粘胶深入墙体肌理,稍有不慎便易损毁墙面。手臂的酸胀与阳光的炙烤未曾让热情退却,当一面斑驳混乱的围墙最终恢复素净,露出原本的底色,一种深切的成就感在汗水中升腾。
图为志愿者耐心清除墙面顽固广告
队员们深知,真正的改变源于人心。劳动间隙,他们化身“文明使者”,在洁净的广场上、在焕然一新的围墙边,与纳凉的村民围坐交流。用亲切的方言,生动讲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维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耐心劝导大家摒弃乱丢乱倒、乱贴乱画的陋习。志愿队更巧妙地将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理念融入日常交谈,引导村民共同珍惜与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整洁。
夕阳熔金,为焕然一新的火冲村文化广场披上温暖的霞衣。曾经垃圾散落、墙面斑驳的景象已荡然无存。洁净平整的广场地面,是孩童奔跑嬉戏的乐园;素雅整洁的围墙,无声诉说着秩序与文明。花坛里虽尚无繁花,却已孕育着绿色的希望;那由广告碎片“重生”而成的标语,在余晖中闪耀着理念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劳作后的清新气息,更充盈着村民们由衷的赞叹与舒展的笑颜。
图为志愿者搬运垃圾
青年们带走的是一身尘土与汗水,留下的却是畅通的广场、洁净的墙面。当最后一抹余晖温柔地勾勒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火冲村的这片公共空间,正以崭新的容颜,默默期待着更加文明、更富活力的明日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颜油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