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汪楚怡、冯临芝、吕航)2025年7月15日,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医路先锋·健康引航”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踏着晨曦奔赴长沙市长沙县安沙镇卫生院,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实践之旅就此展开。
在卫生院的导诊台旁,队员们成了患者眼中的“活地图”。从指引挂号窗口到协助填写病历,从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到安抚哭闹的孩童,起初的手忙脚乱,在一声声“谢谢你啊,小姑娘”中渐渐变得从容。她们渐渐明白,比起精准无误的流程指引,那份接过病历本时的轻柔、回答问题时的耐心,才是让就医之路更温暖的力量。
中医科的诊室里,飘着淡淡的艾草香。在中医的示范下,队员们学着擦拭火罐,酒精消毒,辅助中医针灸,看着中医们拔火罐、针灸的过程,仿佛触摸到了中医传承的脉络。她们还学着将病床上的一次性床单和整套换下,保证每一位接受治疗的患者的卫生安全,指尖传来的温热,恰似传统医学与青春力量的碰撞。
另一支小队则跟着村医穿梭在田间地头。在安沙村,队员们走访各家各户,给年迈的老人测量血压血糖。给大爷量血压时,他总会念叨“现在政策好啊,医生上门比亲人还勤”。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热情,让队员们在返程时的脚步格外沉重——不是累,是被这份淳朴深深打动。
在这场基层实践里,队员们读懂了“医者仁心”四个字的分量:它藏在导诊时的每一次微笑里,浸在熬药时的每一分专注里,写在走村入户时留下的每一串脚印里。当青春身影与乡土烟火相遇,当专业知识遇上实际需求,“三下乡”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老乡们舒展的眉头、是药箱里整齐的药品、是临别时挥别的手掌。
“医路青春里,乡居暖意浓”,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队员们用行动书写的答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当代青年正以专业为笔、以爱心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着属于自己的青春色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吕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