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青年大学生非遗书房实践团开展非遗助残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0 19: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安红   阅读 7.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出征出发

2025年7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非遗书房社会实践团深入新泰市新光医院如康家园,开展了一场集实地探访、交流调研于一体的非遗助残专项活动。

(图为实践团出发合影。罗鹏飞 供图)

当日清晨,实践团成员们满怀热情,从山东理工大学门口集结出发,踏上了前往新泰的征途。抵达新泰后,团队首先在新泰市人民政府与新泰市残联相关负责人李虎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大家共同前往新泰新光医院如康家园。新泰新光医院自1993年成立至今始终秉持“用爱传递温暖,用行动践行人文”的理念,是当地人重要的助残基地。

(图为实践团与负责人合影留念。罗鹏飞 供图)

在残联负责人和医院院长、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医院的室外活动小公园、综合楼等区域。室外活动小公园绿树成荫、环境清幽,为残疾人提供了舒适的休闲康复空间;综合楼内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日常需求,实践团成员也深刻感受到了新光医院如康家园为残疾人提供的全方位关怀与支持。

(图为院长王光红带领实践团参观了解。罗鹏飞 供图)

随后,实践团来到活动室和手工区,与在这里进行康复活动和手工劳动的残疾人近距离接触。活动室内项目丰富,下象棋、阅读、体育锻炼,患者朋友们其乐融融。手工区中,一些残疾人正在进行简单的接口零件组装工作。据介绍,这项活动不仅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也为残疾人提供了一条自食其力的就业途径,是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的有效方式。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所得全部归个人所有,这既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与社会归属感。

(图为如康家园患者工作照。罗鹏飞 供图)

这种“康复+就业”的模式,给予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和启发,为非遗助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如同零件组装为残疾人搭建融入社会的桥梁,非遗技艺的传承与转化,同样有望成为赋能残疾人的重要载体。若能将当地特色非遗技艺引入如康家园的手工区,让残疾人学习掌握非遗技艺,制作非遗手工艺品,不仅能丰富他们的康复活动,还能借助非遗的文化价值与市场潜力,为他们开辟更多就业渠道,让非遗技艺成为助残扶残的有力抓手。

此次调研活动,让团队成员收获颇丰,也更加坚定了大家探索非遗助残新路径的决心。后续,实践团将结合本次调研情况,进一步研究非遗与助残融合的具体方法,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安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