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学院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小火柴”三下乡实践团聆听老党员访谈的时代新声

发布时间:2025-07-20 18: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成思睿 刘洁 李若惜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刘洁 李若惜 成思睿)7月4日,怀化学院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小火柴”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走访慰问车头村党员同志,与爷爷奶奶进行暖心访谈,沉浸式解锁车头村的乡村振兴密码!

▲图为老党员滕长春在与实践团成员向雨涵进行访谈 成思睿摄

聊起车头村的乡村建设,二十来岁入党的滕长春爷爷眼里闪着光,他的指导工作进行多年以来,始终保持着“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谈到这里,他突然切换成“基层治理达人”模式:“去年防汛那会,村里连夜调度物资的效率,比你们抢假期车票还快!”边说边比划的手势,活像在演示“乡村振兴战术地图”,成员们个个听得很入迷——原来这就是传说中让乡村支棱起来的“硬核底气”!

▲图为老党员滕建英在与实践团成员艾子浩、许先源进行访谈 成思睿摄

  说到村民生活的蜕变,党龄五十多年的滕建英奶奶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她回忆起当年在青年艺术团里做宣传工作的日子,掰着手指头细数生活条件、乡村环境和教育的大变化,感叹着“泥巴地”到“水泥地”的飞速转变,笑着讲起过去“糠菜饼充饥”的艰苦岁月。“你们现在赶上好时候啦!”奶奶的感叹让成员们鼻尖一酸,“生在新中国,你们很幸运,好好读书,把我的遗憾弥补掉哦。”原来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单机游戏,而是跨越半个世纪的热血接力赛,成员们更懂了乡村振兴这场“接力赛”的意义有多厚重。

  “小火柴”实践团成员向雨涵同学攥紧拳头说:“老党员们的故事就是最鲜活的‘党史教科书’,我要把爷爷奶奶的奋斗精神揣进心里,在乡村振兴里当那根‘擦得亮’的小火柴!”。

这场充满温度的访谈对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车头村的发展图鉴,实践团全体成员受益匪浅,相信属于他们的芙蓉学子青春力量正蓄势待发,会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里绽放新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成思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