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在郑琦乡村少年宫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7月19日消息(通讯员 齐佳乐 报道 刘若曦 赵洁 摄影)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志愿服务号召,在实践中深化乡村儿童价值引领,助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7月19日,当阳市郑琦乡村少年宫广场上,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与30余名乡村少年共同肃立。在共青团当阳市委的支持下,团队为当阳市庙前镇的孩子们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随后,一场融合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三下乡”实践理念的“七彩假期”系列课程正式开启。
▲图为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在郑琦乡村少年宫
首堂科技启蒙课以“体验科技,点燃强国梦想”为主题。团队成员许翊辰利用纪录片《坐标中国》,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中国科技在多个维度的突破性成就,将“三下乡”的科技服务理念转化为具象的知识传递。“童心筑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紧随其后,团队成员李果洋以“复兴号”高铁开篇:“这飞驰的钢铁巨龙,藏着无数工程师的智慧协作,正是国家‘富强’的生动注脚。”随后以“中国天眼”FAST为例,将科技实力与价值内涵紧密相连,让核心价值观在 “三下乡” 的实践场景中落地生根。在“指尖上的中国建筑”课堂上,团队成员齐佳乐简述飞檐斗拱里的东方建筑智慧,引导孩子们用稚嫩笔触描绘心中的家园,在“三下乡”的文化服务中,让艺术的种子伴着对“家”的理解悄然扎根,呼应“和谐”“文明”的价值追求。从朝阳下的肃立到夕阳中的画笔轻舞,当阳市庙前镇的孩子们在这个“七彩假期”中,不仅收获了“三下乡”带来的知识滋养,更在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中实现精神拔节。
▲图为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在郑琦乡村少年宫
团队后续将持续深化课程与核心价值观、“三下乡” 理念的融合,计划增设 “乡土文化探寻” 实践课,带领孩子们走访村落老党员、挖掘本地红色故事,让 “爱国”“敬业” 的种子在实地探访中萌芽;同时拓展 “小小发明家” 科技体验环节,结合 “三下乡” 科技服务属性,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 “创新”“富强” 的时代意义。让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贴近乡村生活实际,让 “三下乡” 的服务链条不断延伸,真正实现 “用童心承载价值观,用实践诠释三下乡” 的初心。
▲图为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在郑琦乡村少年宫
武昌理工学院 “灯塔计划” 心爱筑梦公益团队成员李果洋深有感触:“‘三下乡’从来不是单向的知识输送,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忌空洞说教。当孩子们从飞驰的高铁里看见‘富强’,从‘风筝与线’的辩证里读懂‘自由’,因钱学森先生的归国抉择油然而生敬意,‘三下乡’的初心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才算真正在童心深处交融共生。”(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阮靖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