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使用现状,精准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2025年7月12日至15日,长安大学赴云南迪庆“推普云岭行,青春话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香格里拉市白地行政村,开展语言调查。
走村入户听民声,把脉村情促推普
实践队员利用傍晚时段深入村民家中走访,了解其日常语言习惯和普通话掌握程度。调研发现,近年来村民学习普通话、用好普通话的意识显著增强,绝大多数受访者具备基础的普通话交流能力,表现出对推普工作的认同与支持。
图为入户访谈访店问策观实效,旅业推普见真章
针对白水台景区周边经营主体,实践队聚焦经营者族别构成、教育背景及语言习得路径展开深度访谈。实践队员发现,返乡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普通话水平,在推动提升旅游业服务标准、带动村民学习普通话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图为街边采访牵手幼教探源起,绘本启智润心田
为调研普通话教育工作,队员们连线三坝乡中心幼儿园园长进行访谈。自幼儿入学伊始,该园便科学开展普通话教育工作,为孩子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我们以绘本阅读为主要形式,通过‘以大帮小’接力模式,系统提升幼儿普通话听说能力。至大班阶段,孩子们基本能无障碍使用普通话交流。”
图为电话访谈工作人员推普勤,深耕普语探路新
通过访谈当地政府、学校和景区工作人员,实践队深入了解了白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的系统举措。实践队员从乡政府和村委会的访谈中得知,当地坚持党建引领推普,多级工作人员入村入户、广泛宣传,扎实开展推普工作。当地语言景观以普通话为显著标志,着力挖掘东巴文化资源,探索出一条“以普为媒、文化赋能”的特色路径。普通话让深藏山中的东巴文化得以“走出去”,挖掘东巴文化的经济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图为会议过程实践意义:推普筑基,共绘振兴蓝图
在本次实践中,扎实的语言调查为精准实施推普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队员们见证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保障教育公平、赋能地方产业发展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础性作用。迪庆白地通过“语言+文化+旅游”的创新模式,生动诠释了普通话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促进文化繁荣、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纽带,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实践队员通过深入调研,深化了对“语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为少数民族乡村地区贡献了青春力量。
图为团体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厉雨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