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外青年三下乡|吸管造万物 坐标看中国: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组织开展七彩假期“科技创新”主题支教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20 08: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熊金   阅读 5.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7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于双江社区暑期公益托管班开展七彩假期“科技创新”板块支教课堂。课程围绕“魔法光学探秘”“创意结构工程”“中国科技坐标”三大维度,通过VR眼镜组装、吸管建筑挑战、超级工程解码等实践项目,带领青少年亲手触碰技术前沿,在虚实交融的体验中点燃科学好奇心,为当地儿童架起连通未来科技的探索之桥,让创新火种在童真思维中迸发燎原之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课程导入(杨琳 摄)

吸管筑梦:创意拼搭点燃创造火花

课程旨在通过绘制搭建图和动手搭建以培养青少年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锻炼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介绍可搭建的造型(杨琳 摄)

实践团成员沈小丽以“未来工程师”进行引入,很好地激发了与课学生的参与热情,随后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彩色吸管搭建各种创意模型。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讲解(杨琳 摄)

▲图为学生向志愿者展示拼装成果(杨琳 摄)

通过立体模型搭建实践,学生能够直观掌握结构力学基础原理(如三角形稳定性),同步训练空间思维与跨学科整合能力。而通过分组协作,学生经历“设计-试错-优化”完整创新流程,将抽象工程知识转化为可视的模型,有效激发了其科学探究兴趣。

坐标中国:全景感知科技强国动脉

实践团成员沈小丽为学生播放短片《坐标中国》,促使学生了解不断刷新记录的中国跨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力度、中国速度,展现中国建设者攻坚克难、挑战极限的胆识、魄力与智慧。认识最近十年间,一系列国之重器和超级工程成为中国成就的崭新地标、中国实力的生动坐标,感受中国科技的神奇魅力。而后组织学生分享观后感,讲述印象最深的片段及理由。

▲图为学生观看短片(程坪 摄)

作为“七彩假期”项目中科技支教的关键课程,此次课堂引导学生在动手创造中掌握工程思维,同步通过《坐标中国》国家重器影像,破解了当地儿童的科技认知壁垒,使其直观理解“深潜万米”“高铁时速600公里”等前沿成就,激发其科学志向。双课程精准对接“教育振兴乡村”战略,以可复制的低耗资模式,为学生铺就“从创意搭建到科技强国”的认知进阶路径,践行了支教活动“扶智育心”的根本使命。

(熊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