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卢佳柔、张嘉慧)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助力社区教育发展,近日,广东二师“益启学”实践团走进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道天贵社区,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公益课堂,以“趣味教学+精准调研”双轨并行模式,探索兴趣课程公益化供给新路径,用青春力量助力教育普惠。
精准筑基:调研先行锚定需求靶心
活动伊始,“益启学”实践团便将精准调研置于首位。在正式开课之前,实践团成员深入天贵社区,通过发放问卷、与社区工作人员访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倾听社区声音。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家长希望公益课堂能兼顾知识巩固与兴趣培养,孩子们则对传统文化体验和实践动手类课程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些调研结果为后续课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为“益启学”实践团成员进行社区调研
三维赋能:“基础+拓展+特色”打造活力课堂
7 月 14 日起,实践团在天贵社区颐康服务站正式开启授课。基于前期的扎实调研,课程组精心打造了“基础 + 拓展 + 特色”的三维课程体系。
基础巩固,趣味升级: 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告别以往的枯燥复习。在“有趣的甲骨文”课上,学生们通过PPT动画了解汉字起源,动手临摹象形文字,共同探寻文化根脉;数学课化身“速算小达人挑战赛”和“图形拼图实践”,在游戏中提升逻辑思维;英语课则通过“看图说单词”、“情景对话”等互动课程,激发语言运用能力。趣味问答、角色扮演贯穿始终,让知识“动”了起来。
▲图为“益启学”实践团成员为社区学生授课
视野拓展,润物无声: 在“地理科普与自然探索”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生动讲解中认识祖国山河,惊叹于企鹅的御寒本领和仙人掌的生存智慧;“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岁月”思政团课则通过长征故事、互动问答,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图为“地理科普与自然探索”和思政团课课堂
特色实践,玩转非遗:在“非遗剪纸艺术课”上,学生们手持红纸和剪刀,在实践团成员指导下剪出一个个精美的红灯笼。此外,课程还规划了“中药香囊制作”和“扎染艺术”等非遗体验内容,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传统工艺魅力;“趣味武术课”上,抱拳礼、基础拳法的一招一式,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急救知识科普”课堂则借助仿真人体模型,教授学生心肺复苏和包扎技巧,用实用技能点亮课堂。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实现“玩中学、学中悟”。
▲图为手工作品展示和急救知识科普课堂现场
双向成长:青春实践结出普惠硕果
“课程既有知识讲解又有动手实践,孩子每天都盼着来上课,这个暑假过得特别充实!”一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这番话也道出了社区居民的普遍心声。天贵社区负责人对实践团的公益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实践团的公益课程精准对接了社区家庭的教育需求,为兴趣课程公益化探索提供了有益经验。
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公益的价值。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他们用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搭建起知识传递的桥梁,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更通过调研与实践深化了对教育需求的理解。未来,广东二师“益启学”实践团将继续总结经验,让公益课程更贴近基层需求,用青春力量浇灌教育之花,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撰文 | 卢佳柔 张嘉慧
图片 | 广东二师“益启学”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佳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