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学子田埂播撒健康火种:从银发课堂到童趣工坊的青春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0 00: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楚萱 姚梓慧 文嘉怡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吴楚萱 姚梓慧 文嘉怡)当八段锦遇上老榕树,当膳食宝塔变身童趣拼图,广东医科大学常青树志愿服务队的20余名学子,正用专业与创意在东莞乡村绘制别样的健康图景。7月11日至20日,这支队伍紧扣"体重管理年"主题,深入鸡翅岭村、松木山村、巷头社区三地,为老幼群体量身定制健康服务套餐,让医学知识在乡野田埂间生根发芽。

童真实验室:把膳食宝塔变成"积木游戏"

"蔬菜层要放几块积木?"鸡翅岭村文化活动中心里,20名小学生正在玩"膳食宝塔挑战赛"。队员们将枯燥的营养学知识转化为立体拼图游戏,孩子们通过组合不同颜色的积木块,直观理解食物搭配比例。"轻运动·慢生活"工坊中,八段锦被拆解成"小动物模仿操",孩子们跟着志愿者学"白鹤亮翅",笑声洒满整个教室。

图为队伍成员为村镇儿童做健康膳食科普。陈绮琪 供图

在物理实验环节,队员们用气球模拟胃部膨胀,演示暴饮暴食的危害。"原来胃只有拳头大!"三年级小朋友惊讶地比划着。这种沉浸式体验教学,让健康意识如春雨般渗入童心。

榕树养生堂:银发族的"健康游园会"

松木山村的老榕树下,七十余岁的阿婆举着学生带来的“穴位图”,跟着志愿者比划“足三里”的位置。针对老年群体的“沉浸式健康关怀”,这里变成了“手把手”的实操课:志愿者用血压计为老人测血压时,会同步讲解正常血压范围,还有做中医穴位按摩教学与服务。

图为老年居民室内健康行为科普活动现场。伍文一 供图

最受欢迎的是“健康体重管理工坊”——志愿者教老人们用“拳头法则”估算每日食量等,形象说明、简单易懂。学生志愿者以互动宣讲、实操体验为核心,老年居民在趣味互动中学习养生知识,“手工绘画 + 纸杯传球” 等小活动,更让健康理念 “玩着学、跟着做”,点燃银龄群体主动健康的热情。

社区健康站:流动的"体重管理课堂"

巷头社区的文化广场上,队伍以“流动摆摊+室内讲解”双模式,向社区居民传递体重管理重要性。“健康体重小课堂”的主题吸引广大市民驻足,亲子们在室内外前热情投入活动,从 “八段锦教学” 到 “居家运动手册发放”,让社区居民掌握科学体重管理的 “青春密码”。

图为社区广场流动公益科普摆摊现场。郭怡妹 供图

“健康科普不是简单的宣教,而是通过实在的学习、激励和行动,在自知、自觉和自律下,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当乡村的孩子们学会看膳食宝塔,当银发老人开始主动调整饮食,当社区里的家庭有了健康打卡的习惯,可以看到的不仅是体重的变化,更是一个健康生态的萌芽。”一名常青树志愿服务队队员说到。

从“幼苗”到“大树”:一场关于健康的生命端点

从鸡翅岭村的童真笑脸,到松木山村的老榕树荫,再到巷头社区的运动身影,广东医科大学常青树志愿服务队用9天时间,完成了一场关于从老到小健康普及的生动实践——他们没有停留在“发传单、测指标”的表面,而是用“分众化服务”破解了“知识枯燥”的健康痛点:给孩子的,是把健康变成游戏,从小做起;给老人的,是把知识变成习惯,颐养老年;给社区的,是把理念变成日常,共建家园。

图为面向儿童的健康义教主题课堂。郭怡妹 供图

这个夏天,广东医科大学常青树志愿服务队在乡野田埂种下的“健康种子”,正在悄悄发芽。而他们的故事,也正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的一个生动注脚——当青春力量与基层需求相遇,当医学专业与民生温度碰撞,期待看见:健康,正从口号变成习惯;振兴,正从蓝图走向生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楚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