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尚佳奇、甘思城、李娜) 暑期将至,佛山大学法学院扬帆曜航实践队的队员们在梅州市大埔县开展资助下乡实践活动。2025年7月14日上午,梅州市大埔县晴空万里。同学们带着对今天课程的兴奋和期待走进校园,彼时,同学们未曾预料,当日的实践课程将为他们带来一场深刻而震撼的法治启蒙体验。
一、角色竞选显智慧,法理初渗少年心
1、课堂伊始
实践队刚宣布模拟法庭的角色设置,教室气氛便活跃起来。与预想中争抢核心角色的场景不同,学生们的选择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审慎与自我认知:性格沉稳的女生主动竞选“法官”,坦言自身“善于冷静分析”;表达流畅的男生积极争取“律师”角色,表明希望“尝试以逻辑服人”;数位性格内敛的同学则选择了“书记员”,意在“锻炼提炼要点的能力”。
▲图为队员们介绍法庭角色
2、庭审序章
实践队队员们没有直接分配角色,而是组织了一场简短的“竞选演说”。聆听学生们认真阐述对职责的理解,队员们欣喜地发现,法治理念的种子已悄然在少年心中生根聆听学生们认真阐述对职责的理解,队员们欣喜地发现,法治理念的种子已悄然在少年心中生根。
▲图为同学们发表竞选演说
最终,通过自愿组合和互补搭配,同学们确定了各自的角色,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即将上演。
二、庭前推演火花溅,细节研磨见真章
开庭前的准备环节,俨然成了一场小型“学术研讨”。
▲图为同学们进行庭前准备
“原告方律师”手持证据清单,与“当事人”逐项细致核对:“您所述的‘上周三下午’,具体时间为何?是否有佐证?” “被告方律师”则绘制思维导图,预判并标记潜在争议点:“若对方提及此细节,可援引该法规予以辩驳……” 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证人”们的准备过程——两位扮演邻居的“证人”为确认“案发时能否听闻争吵声”,特意至走廊模拟当时距离与环境音效进行验证。
实践队员在旁观察,不仅为学生们一丝不苟的态度所感染,更对其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深表赞许。
三、庭审交锋露锋芒,意外之中有成长
▲图为“法官”宣告开庭
现在开庭!”随着“法官”略显稚嫩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模拟法庭正式开始。
然而进入法庭辩论环节,意外状况接连出现:“被告”突发表述,致使“原告方律师”一时应对不及;“证人”紧张忘词,局促不安;后排“旁听席”学生忍不住低声议论,甚至有人脱口而出“他在撒谎”…… 就在队员们准备介入时,“法官”敲响了手中的模拟法槌:“请旁听人员保持安静!违反法庭纪律将被请出法庭!”一句话让教室瞬间安静。
“原告方律师”迅速调整思路:“对方刚才的陈述与证据不符,我们请求出示新的证人证言……”“被告方律师”也抓住机会反击,逻辑清晰地指出对方论据的漏洞。原本紧张的“证人”在“法官”的鼓励下,逐渐平复情绪,完整陈述了“所见所闻”。
两个小时的模拟庭审结束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复盘。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的笑脸上,这场模拟法庭或许不会促使所有参与者未来投身法律职业,但“规则”与“公正”的信念,已然深深烙印于其心田。
▲图为队员与同学们一同复盘
中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模拟法庭让他们提前接触社会规则的核心——法律,了解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这种沉浸式的实践体验让人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沟通协调、理性分析、风险预判的能力,从而为未来更从容地参与社区治理、公共事务决策等社会事务,更妥善地应对邻里矛盾、消费维权等生活纠纷,或是在选择法律相关专业后深入钻研法律条文、提升实务操作能力,甚至可能激发他们参与法治建设、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而这,正是佛山大学法学院扬帆曜航实践队最想传递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洪晓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