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商大学星火实践队赴汝城开展“三下乡”活动,追寻红色足迹

发布时间:2025-07-20 00: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丁一帆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丁一帆、梁承乐)近日,为深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湖南工商大学星火实践队赴郴州市汝城县开展以“星火燃汝城 红韵润乡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通过参观学习、采访调研等形式,让队员们深刻领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沙洲村开幕式:在初心之地点燃星火

活动伊始,清晨,沙洲村的老樟树下蝉鸣阵阵,实践队的开幕式在村民的注视下拉开帷幕。队员们身着统一队服,胸前的团徽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队员们共同观看了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视频,“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的话语透过音响传遍村落,在场队员自发挺直了脊梁——这是她们与长征精神的第一次“隔空对话”。队员们由此深刻感受到长征精神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决心。

▲图为队员们观看讲话视频

红色旧址里的“时空对话”:触摸历史的温度

在汝城期间,实践队先后走访了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旧址、政治部旧址和司令部旧址。这些旧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

▲图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走进“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

在半条被子展馆,队员们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示,深入了解了“半条被子”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被这些鱼水深情所深深打动。实践队还采访了徐解秀的曾孙女,听她讲述先辈们的故事,从当事人后代的口中获取更加真实、生动的历史细节,进一步丰富了队员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

▲图为队员们在陈列馆前的合影

▲图为队员采访徐解秀老人的曾孙女

半条被子忆初心:探访“半条被子”发生地旧址

实践队专程拜访了徐解秀老人的小儿子朱中雄爷爷。耄耋之年的朱爷爷热情地跟队员们讲述这段故事,徐解秀老人招呼在门外避雨的三名女红军进屋,为她们接风洗尘,并同吃同住,同床共枕在一个小小的破木床上。老爷爷说:“母亲总说,红军住家里时,帮着挑水扫地,临走把被子剪一半留下,还承诺革命胜利后还来送新被子——那是把心掏给了老百姓啊!”老人的讲述让队员们红了眼眶,这半条被子,是跨越时空的承诺,更是刻在骨子里的鱼水情。

“半条被子”的故事后来传遍了全中国,沙洲村也因为这个感人的故事而发展起来,许多游客慕名来此参观拜访,这也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图为队员采访朱中雄老爷爷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湖南工商大学星火实践队的队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洗礼,更让她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红色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来,实践队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将红色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团队: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星火实践队

撰文 | 丁一帆

图片 | 梁承乐 丁一帆

审核 | 王彦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一帆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