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纸韵文心,创艺融和”教育关爱服务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联合太和镇丝绸园社区,为近40名孩子带来了一场为期10天的教育关爱之旅,在夏日的时光里,书写知识传递与心灵滋养的故事。
知识课堂:学习像彩虹一样多姿多彩
在知识课堂上,孩子们置身于知识的彩虹之中。成员们带领孩子们练习普通话发音,从平翘舌发音到绕口令游戏,每一个环节都激发着孩子们对语言的热爱;英语趣味课堂则将单词融入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将英语知识深入人心;读书分享会如同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孩子们在故事里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在法律知识课堂上,“哪吒闯关”小游戏为孩子们划清了行为的边界,让他们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安全教育课堂让孩子们学会了出门时的注意事项和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团队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带着孩子们跳起防溺水手势舞,在灵动的动作中,守护生命的密码悄然传递。
▲图为团队成员讲解普通话
▲图为团队成员讲解法律知识
非遗课堂:指尖上的热爱与传承
成员们将非遗带进社区,让孩子们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剪刀翻转间,红纸瞬间变成了寓意吉祥的窗花、憨态可掬的兔子和笑眯眯的财神爷,孩子们小小的手掌剪出了自己的非遗作品,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在中国结编绳课堂上,红绳在指尖绕转,麦穗结的纹路渐渐清晰,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拓染体验课上,树叶的脉络、花瓣的形状在布上留下自然的印记,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孩子们在非遗的传承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教授剪纸技巧
▲图为团队成员讲解编绳
▲图为小朋友拓染成果展示
思想课堂:在心田中播下成长的种子
成长的种子通过思想课堂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播下。大家一起讨论“反霸凌”,学会了保护自己也关爱他人;太和英雄周吉可的爱国事迹,孩子们听得老师讲得入神,爱国的种子在心底悄然萌芽;“我们的人生”主题活动中,那些被AI勾勒出的未来模样,让孩子们更清楚地知道脚下的路该往哪里延伸。
▲图为团队成员讲解周吉可烈士
▲图为大合照
实践课堂:在行动中读懂责任与传承
服务队的身影活跃在太和镇的各个角落。“河小青”活动中,大家拿着工具清理街道垃圾,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太和镇的整洁;成员们还去往太和镇老酒厂进行实地调研,采访酒厂老板,听他讲述这重庆老字号的故事,调研中成员们还有幸品尝到10年醇香老酒,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星火太和》情景剧的排练和演出,孩子们在其中体会到了周吉可的英雄精神,在最后一天的“送戏下乡”演出中,孩子们的表演赢得了满堂彩,他们几天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期间大家还一起走进周吉可故居,听老党员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感受着革命烈士们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让红色精神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
▲图为参观周吉可故居
▲图为调研太和老酒厂
▲图为送戏下乡大合照
纸韵流转间,知识在传递;文心交融处,温暖在延续。这场教育关爱之旅,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与成长,更让“爱”与“传承”在太和镇的夏日里深深扎根。未来,这份热爱与坚守,也会在更多的土地上蔓延,教育关爱与文化传承的故事也会不断续写。
撰文 | 吴蝶 屠吉莉 母雯欣
图片 | 罗舒月 唐思璇 王小千
审核 | 程芳 曾慧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屠吉莉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