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至12日,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法治阳光助振兴,红色薪火暖彭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彭水,从教室书本“小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大课堂”,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普法宣传、基层治理、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锤炼自身本领,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一、政校合作,法治实践启新篇
7月10日,实践团队初到彭水县。上午,实践团队一行走进彭水人民检察院,围绕检察院公益诉讼特色工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基层法律治理等议题与检察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立勉励学子珍惜学生时代,珍惜学习时光,不断充实自己,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法治建设。
下午,实践团队一行拜访彭水县人民法院,陈霞法官为实践团队成员介绍了彭水县基层人民法院特色家事审判工作,随后,实践团队同学们积极提问,针对家事调解各方面问题同法官们展开了深入交流。曹晓锐院长鼓励大家秉承“博学笃行,厚德重法”校训,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傍晚,团队联合彭水县法院、彭水县检察院,在运动广场开展“红韵彭乡,法治护航”普法实践活动。实践团队通过特色摆点和文艺汇演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将枯燥的法律条文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法治文化如春雨般浸润群众心灵,在轻松氛围中提升了群众法治意识与反诈能力,增强了居民们的法治意识,为彭水构建良好法治文化氛围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为团队联合彭水县人民检察院开展交流座谈会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为彭水乡民们表演普法节目
二、深入乡村,走访慰问传真情
7月11日,在东流村黄精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实践团队开启了一段兼具专业性与教育意义的调研旅程。作为中央外办定点帮扶的重点村落,东流村在驻村工作干部的指导下,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武陵山区独特气候,发展以黄精为主的生态种植体系,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也转化为群众手中的“金山银山”。在基地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深入了解药材从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的全过程。为宣传东流村黄精种植的先进经验,队员们拍摄了生动有趣的宣传短视频,为乡村振兴做出青春贡献。在调研之外,团队还走进东流村村民家中,走访慰问村中困难家庭与高龄老人,倾听现实需求,送去关怀物资,深刻体悟乡村治理的温度。
当日下午,实践团队在东流村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法治宣传进乡村”主题活动,为东流村父老乡亲们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检察官以通俗语言引导群众识别电诈陷阱,传授“不贪、不怕、不信”反诈原则。队员们则献上精彩文艺汇演:反诈歌曲、诗朗诵、小提琴演奏、法治情景剧……寓教于乐,以一种更有温度的方式将法治理念传递到乡村。活动尾声,全体实践团队成员合唱彭水民歌《娇阿依》,在悠扬旋律中寄托对彭水的美好祝愿。团队还向东流村儿童捐赠图书并与孩子们亲切交流,活动现场其乐融融,洋溢着温暖与希望。
▲图为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当地中药“黄精”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儿童合影
三、追寻足迹,红色基因永传承
7月12日,团队奔赴黄家镇,开启红色研学之旅。在镇党委书记陈飞宇引领下,师生们走进黄学珍故居,透过一张泛黄的留言条,聆听了一段跨越九十年的军民鱼水情往事。“老板,我们吃了你半坛咸菜、几根大葱,烧了几根柴,共补你黄豆六升。——红七师机炮连一排条”。寥寥数语,写尽了红军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队员们纷纷感叹,“这是一份铁一般的纪律宣言”“‘秋毫无犯’在此刻具象化”。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红军街,墙上“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标语处处体现着军民鱼水情,与故居留言条所展现的严明纪律一脉相承。陈飞宇书记还介绍了红三军司令部及中国人民银行遗址。在党旗与红军旗下,队员们激情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在红军街回荡,激荡着赓续红色血脉的信念。
依托在黄学珍故居和红军街收集的鲜活素材,实践小队投入到以“从‘红色故事’到‘精神薪火’:黄家镇的红色密码”为主题的短视频拍摄中。这些视频将带着黄家镇的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走出小镇、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图为团队成员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图为团队成员在重庆红军历史陈列馆合影
四、结语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三下乡团队在彭水的三天,是践行法治的三天、是服务基层的三天、是传承薪火的三天。从与法检机关的深入交流到在广场乡村的生动普法,从探访生态产业调研学习到情系基层群众传递温情,从参观红色故地缅怀革命先烈再到重走长征路接受精神洗礼,队员们以脚步丈量基层,用专业服务社会,以情感连接乡民,用红星致敬革命。此次活动立足法学专业,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边界,更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与法治建设的沃土中生根发芽。未来,队员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在实践熔炉中淬炼成长,让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让红色薪火赓续伟大长征精神,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撰稿、图片:“法治阳光助振兴,红色薪火暖彭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坪贞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