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常慧 罗西) 银杏叶剪裁成灵动小鱼,枫叶拼贴作斑斓蝴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物理与化学学院“科慧星河” 团队携《树叶画》课程走进益阳沅江市新湾镇小学,以自然素材为媒,融美育启蒙、环保教育与创新实践于一体,为学生打造 “拾叶成艺” 的沉浸式课堂,切实践行国家美育浸润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
课堂上,主讲老师以枫叶掌状轮廓、银杏扇形特征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叶片形态纹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不同形状的树叶。志愿者通过“森林里的小动物”主题示范,分步演示 “构图 — 选叶 — 修剪 — 粘贴” 流程,让学生直观掌握 “依形联想、借色生趣” 的创作技巧,在认识自然物特征中建立 “艺术源于生活” 的认知。
图为主讲老师教学
学生自选 “海底世界” 等主题,将椭圆叶作动物躯干、细长叶组四肢,部分作品辅以彩笔勾线、树枝点缀。志愿者巡回指导时,针对 “叶形适配” 难题引导修剪组合,鼓励跨组交换素材激发创意。作品展示环节,学生自评选材巧思、互评构图新意,教师聚焦 “环保理念践行度”“自然形态转化力” 点评,实现科学观察、创新思维与环保责任的三维培养。
在此课程授课中,志愿者特意强调 “采集落叶不折枝” 的环保原则,板书区 “变废为宝” 标语与创作实践形成呼应。“用乡村常见素材降低美育门槛,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逻辑。” 团队负责人表示,该课作为 “三下乡” 特色内容,以 “落叶创作” 为切口,既解决乡村美育资源短缺问题,更通过 “自然 — 艺术” 转化唤醒乡土文化自信。后续将拓展 “自然艺术工坊” 系列,持续以高校智慧浇灌乡村美育土壤。
图为树叶画成果合照
此次课程以 “小树叶” 承载 “大教育”,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范教学理念与乡村教育需求深度耦合,既是落实 “五育并举” 的鲜活样本,亦是文化振兴的创新探索。当“科慧星河”志愿服务团队精心打造的课程在课堂稳稳落地,当落叶在童手中绽放艺术光彩,美育赋能乡村的种子已悄然萌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常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