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心润乡土,文韵泽乡民——安阳工学院学子赴刘庄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9 22: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惠涵   阅读 57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1日讯(通讯员 杨惠涵)七月的乡村,蝉鸣伴着稻香,一派生机勃勃。安阳工学校机械与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艺润乡土”文化艺术服务团带着精心筹备的文艺节目走进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一场以“情系乡村,艺暖民心”为主题的文化艺术演出在这里温情上演。舞蹈、歌声、朗诵与村民的笑脸交织,为宁静的村庄注入了别样的活力。

活动筹备从节目编排环节,实践队员们反复研讨,依据乡村受众特点,筛选贴合乡土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舞蹈、歌唱、朗诵作品,对动作、旋律、文稿逐一审阅打磨;到行程安排上,细致规划往返交通、场地对接、物资筹备等流程,大到演出设备运输,小到队员休息时间,都经过多次调整优化,力求每个细节都服务于“让文化艺术真正走进乡村、触达民心”的目标 ,以严谨筹备为实践活动筑牢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讨论实践形式。刘佳 供图

演出在舞蹈《美丽中国》中拉开序幕。实践队员的舞姿里藏着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美丽乡村的向往。整齐的动作、饱满的热情,将山河壮丽融入每一次伸展、跳跃。歌曲《你从未离去》旋律温柔而坚定,歌声里藏着的乡愁,在乡野夜色中流淌、共鸣。朗诵节目《我的南方和北方》则用文字搭建起情感的桥梁。“我的南方,是水墨丹青里的烟雨江南;我的北方,是朔风劲草中的万里雪飘”,同学们时而激昂、时而温婉的语调,将南北方的地域风情与文化底蕴娓娓道来。

图为实践队员在乡间进行文艺汇演。刘佳 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紧紧以文艺演出作为核心载体,组织编排舞蹈、歌唱、朗诵等多元节目,把校园里培育的艺术创作、青春活力与文化理念,通过生动展演送到基层乡村。从灵动舞姿展现家国情怀,到歌声传递乡土眷恋,再借朗诵抒发家国热望,一系列演出打破校园围墙,让基层群众近距离接触校园文化成果,为原本相对单调的乡村文化生活,注入新鲜内容与蓬勃活力,以青春艺术力量激活乡村文化新图景。

在精彩演出的间隙,实践团成员有序行动起来,为现场村民送上精心准备的学院定制小提包。这些提包经学院设计,兼具实用性与纪念意义,简约外观融入文化下乡元素,成为连接校园与乡村的温暖纽带,传递着青春关怀。

图为实践队员为现场观众发放学院定制小提包。刘佳 供图

对参与者而言,此次 “三下乡” 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它让学生走出校园温室,触摸基层的真实温度;让艺术不再是舞台上的 “阳春白雪”,化作滋养乡土的 “涓涓细流”。正如带队老师所说:“‘三下乡’ 不是终点,是同学们理解社会、践行责任的起点。希望这份经历,能让他们记住乡土的需要,未来以更多方式反哺基层。”

青春逢盛世,实践正当时。新时代为青年成长提供了广阔舞台,而深入基层的实践正是青春绽放的最佳途径。这场文化艺术“三下乡”活动,恰是一次生动的诠释——它以舞蹈的灵动、歌声的真挚、朗诵的深情为艺术载体,打破了校园与乡村之间的地域隔阂,搭建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村民们在节目中感受到的共鸣与温暖,正是文化浸润的力量。当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持续被点亮,文化之花必将在广袤的基层大地上常开不败,绽放出更加持久的芬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惠涵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