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迅 (通讯员 李琴、徐伟)为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响应“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学子公益行项目“以实践服务社会,以公益培育新人”的要求,7月18日,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由”茅台学子”组成的“医心相伴,情暖老小”团队走进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华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健康服务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社区医生合影 。 景怡瑄 供图
一、青春聚力基层诊 仁心深耕社区康
清晨 7 点,实践团队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合,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分为 3 个专项小组。健康体检组携带设备走进社区居民家中,为老人提供“一站式”检查服务,队员们对照健康档案,耐心核实用药情况和症状变化。
图为团队成员跟随社区医生入户开展体检工作。 景怡瑄 供图
血压测量组的队员仔细记录数据,结合老人既往病史标注注意事项,进行血糖检测时,团队成员为老年人同步讲解空腹采血的注意事项;心电与 B 超检查组则由队员协助医生摆放仪器、遇到听力不好的老人就放慢语速、重复提问,碰到情绪焦虑的居民就先聊家常缓解紧张,安抚紧张的老人,确保检查高效推进。
图为团队成员协助社区医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 景怡瑄 供图
体检过程中,团队为每位老人送上健康包 —— 内含医用消毒酒精、退热贴、体温计、创可贴、医用棉签、风油精、清凉油和花露水等。84岁的陈奶奶拿到健康包时笑着说:“这健康包里面的东西很实用!”体检间隙,队员们倾听老人讲述生活近况,将医学建议融入家常对话,让健康服务更有温度。
图为团队成员为社区老年人发放健康包。 景怡瑄 供图
上午 11 点,体检结束后,团队围绕“社区老年健康服务痛点、社区体检频率、覆盖居民数量以及体检后的健康档案管理和后续诊疗等问题”采访了社区医生。从医生分享中了解到,该社区已建立7万余份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管理需求突出,但基层医生人员配置不足,随访压力较大,最后,社区医生对于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团队成员提供了意见和建议,鼓励同学们要有医者仁心和担当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红花岗区社区医生。 景怡瑄 供图
二、医行社区悟使命 心向基层长才干
下午两点,团队转至社区医院公卫科,协助医生开展电话随访工作。“张爷爷,您上周体检的血糖值有点波动,最近有没有按时吃降糖药?”队员们对照健康档案,逐一核实居民用药情况、症状变化,并将反馈信息录入系统。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备注了“上门复检”需求,形成“体检—随访—干预”的闭环服务。
一天的实践让队员们对“医者责任”有了新认知。参与心电和 B 超检查协助的李同学说“原本以为社区检查很简单,实际操作才发现,要让老人配合体位、听懂注意事项,比课本知识更考验耐心。”负责随访的王同学则感慨:“电话里一句‘你们还惦记着我’,让我突然明白社区医生为什么能记住每位老人的用药习惯 —— 这就是最实在的医患信任。”
图为团队成员社区协助医生开展电话随访工作。 景怡瑄 供图
作为“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学子公益行的参与者,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公益不是简单的服务输出,而是用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从健康包的细节设计到随访时的精准提问,每一个环节都在践行“国之栋梁”的责任担当——既要有服务他人的热忱,更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活动践行“医疗服务 + 人文关怀 + 基层调研”的模式,既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支持,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化对基层医疗的认知,践行“中国茅台・国之栋梁”项目的公益初心,在基层实践中完成了从“医学生”到“准医者”的意识转变。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进社区需求,把实践中收获的经验转化为更精准的服务,让青春力量在守护基层健康的路上不断延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