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寄语致敬英雄——浙财大宣讲团赴宁波宜家社区开展抗战历史宣讲

发布时间:2025-07-19 22: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韩文琪   阅读 64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 年 7 月 16 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述忆家国·语通华夏”宣讲团走进宁波市鄞州区宜家社区,以 “甬城红故事,童声传力量” 为主题进行抗战历史宣讲。20 位小朋友与家长们齐聚一堂,超过40人参与其中,共同聆听那段发生在宁波大地上的烽火岁月。活动通过 “故事拼图”“童声讲述”“老兵寄语” 等丰富形式,重温英雄事迹,让红色记忆在互动中浸润童心。

▲图为活动合影

烽火故事:从历史课本走进身边街巷

▲图为宣讲人韩文琪开场照片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英雄,不是课本里遥远的名字,而是和爷爷奶奶同辈的普通人。” 宣讲员韩文琪以亲切的开场白,将大家的思绪拉回抗日战争时期的宁波。她从 14 年抗战的时间脉络讲起,清晰解析 “九一八事变” 开启的局部抗战与 “七七事变” 后的全面抗战,当讲到 1945 年日本投降的胜利时刻,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宁波作为浙东的‘海上门户’,曾是抗日的关键战场。” 宣讲人韩文琪指着 PPT 上的宁波地图,给大家讲了石浦战斗、镇海保卫战这些发生在宁波各地的著名战事。随后,她通过 “时光穿梭机” 的创意形式,生动讲述了两位宁波英雄的故事:1941 年,北仑青年林勃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恋人余也萍用红毛线在他染血的背心上绣出 17 朵小红花;1944 年,镇海姑娘乐群带领 “400 小组” 潜伏在日军宪兵队,在小组成员同心协力下,于 “魔窟” 中收集情报、营救志士,用智慧与勇气书写传奇。当讲到林勃 “旁的留到碰面时再谈” 的绝笔信,以及乐群小组 “迷惑敌人,站稳脚跟” 的斗争策略时,现场格外安静,孩子们眼中满是敬佩。

童心接力:从倾听者变身故事讲述人

“现在,轮到你们来讲故事啦!” 在“红色拼图故事会”环节,韩文琪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发放抗战英雄故事碎片,其中包括 “浙东刘胡兰”李敏、优秀飞行员周训典、“浙东抗日根据地第一位女乡长”陈晓云,以及其他几位宁波当地的抗日英雄。

▲图为宣讲人韩文琪指导小朋友排序人物情节

“大家要合作讨论,把碎片按顺序排好,再派代表讲出完整的故事哦!”拿到卡片的孩子们立刻投入 “解密”。一组负责拼接李敏故事的小朋友,通过 “教书→参加游击队→被捕→宁死不屈” 的线索,很快理清了脉络,最终由一位扎着辫子的小女孩站起来,带着些许紧张却坚定地讲述:“李敏姐姐被敌人抓住后,敌人用烧红的烙铁烫她,她都不说出战友在哪里,太勇敢了!” 另一组讲述周训典事迹的小朋友,还特意补充了他三次遇险死里逃生的细节,赢得了全场掌声。

▲图为小朋友讲解“浙东刘胡兰”李敏的故事

“孩子们不仅记住了故事,更在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与配合,这正是英雄们当年并肩作战的精神呀。” 一位家长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模样,深有感触地说。

老兵寄语:用亲身经历诠释 “英雄精神”

孩子们的分享结束后,社区退伍军人许爷爷缓步走上台,以亲身经历为大家诠释英雄的含义。“我参军时,班长总说‘英雄不是不怕死,是明知危险还往前冲’,就像今天讲的林勃和乐群。” 他回忆起自己服役时的经历,告诉孩子们:“现在的和平是他们用热血换来的,你们好好学习、做好小事,就是传承这份精神。”

▲图为退伍军人许爷爷讲解军旅生活

爷爷的话让孩子们若有所思,一位小朋友举手问:“爷爷,我们现在能做什么?”“把今天听到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珍惜现在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做法。” 爷爷的回答赢得了全场掌声。

卡片寄情:白板上绽放的红色心愿

活动最后,孩子们领到红色卡片,认真写下想对革命烈士说的话或对祖国的祝福。

▲图为悬挂红色心愿

“祝祖国繁荣昌盛”“祝祖国越来越强,敌人再也不敢来”“林勃哥哥,那棵大树还在守护我们呢”…… 有些字不会写,小朋友就用拼音代替,稚嫩的笔触里满是对英雄最真挚的敬佩,也藏着对祖国最纯粹的祝福。一张张卡片被小心翼翼地挂在白板上,连缀成一片红色的心愿墙,凝聚起在场所有人共同的期盼。

▲图为红色心愿墙

此次宜家社区的宣讲活动,通过“讲、听、说、写”的互动形式,让宁波本地的抗战历史变得可触可感。正如宣讲人韩文琪最后总结的:“我们记得,就是对英雄最好的感谢。”孩子们口中的感悟、笔下的敬意,终将化作成长路上的精神力量,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愈发鲜活。

撰文 | 韩文琪

图片 | 顾夏闻

审核 | 徐镯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韩文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