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剪非遗 童心承文脉——湖大志愿者走进武穴明德小学开展剪纸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9 21: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若熙 郑润域 石莹 胡忠涛   阅读 1.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杨若熙 郑润域 石莹 胡忠涛)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指尖流转间便幻化成栩栩如生的图案。为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湖北大学爱Do志愿服务队在武穴市明德小学暑期“爱心托管班”中,新增“剪纸里的中国”主题课程,通过讲解、示范、创作等环节,让180余名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触摸非遗温度,传承文化基因。

溯源剪纸:一剪一纸藏匠心

“大家知道吗?早在汉代,我们的祖先就用剪刀在纸上剪出花纹啦!”活动伊始,志愿者杨若熙手持一幅《连年有余》的剪纸作品,向学生们讲述剪纸艺术的历史脉络。从唐代的窗花装饰到明清的民俗剪纸,从宫廷技艺到民间手艺,杨若熙结合图片展示,生动地讲述了这门古老的技艺如何承载着节庆祝福、生活智慧与民族记忆。

当讲到剪纸与传统节日的关联时,学生们纷纷举手分享:“过年贴窗花!”“结婚时窗户上有红色的喜字!”志愿者顺势向学生们展示了不同题材的剪纸作品:象征吉祥的福字纹、寓意团圆的团花纹、描绘农耕的生活场景图……孩子们在观察中逐步感受“一纸藏万象”的文化内涵。

图为志愿者讲解剪纸文化

巧学剪纸:分步解锁“剪刀魔法”

“同学们,剪纸看似复杂,但其实就像搭积木,掌握基础结构与纹样就能组合出神奇的图案。”在实践教学环节,志愿者杨若熙将剪纸技巧拆解为“折纸”“画样”“裁剪”三大步骤。针对低年级学生,她从简单的对称窗花入手,教大家将正方形红纸对折三次,画出半朵花的轮廓;面向高年级学生,志愿者则讲解了“阴剪”“阳剪”的区别,并用“镂空留线”的技法剪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剪刀要像小火车一样沿着线条走,别让它‘出轨’哦!”志愿者杨若熙一边示范安全使用剪刀的姿势,一边用童趣的语言提醒学生们剪纸的要领。五年级的学生陈妍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沿着轮廓裁剪,当展开纸看到完整的蝴蝶图案时,她激动地举起作品欢呼:“我成功啦!这只蝴蝶好像要飞起来了!”

图为学生裁剪作品现场

创意剪纸:童心剪出新时代

“现在请大家担任小小设计师,用剪纸讲述我们的生活故事。”在创意创作环节,学生们分组合作,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元素结合。有的小组剪出“航天火箭”与“祥云”的组合图案,寓意“科技腾飞”;有的小组用剪纸再现校园生活,跳绳的同学、挺拔的教学楼跃然纸上;还有的将之前学过的彩带龙图案融入剪纸,形成“非遗+非遗”的创意作品。

“孩子们的想象力让我惊喜!”明德小学的宋老师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作品感慨道,“他们不仅学会了剪纸的技巧,更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五年级的学生陈思涵在作品旁写下:“剪纸里的中国,既有老故事,也有新梦想。”

图为学生作品展示

活动尾声,志愿者与学生们共同将剪纸作品拼成“传承”二字展板。“剪纸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能在指尖绽放的活态文化。”爱Do志愿服务队队长胡忠涛表示,后续将继续探索“非遗+教育”的模式,让更多的传统技艺走进校园,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成为文化传承的“小火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