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声里品荆楚!大学生支教课堂把湖北“文化家底”搬进红安社区

发布时间:2025-07-19 21: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浅、孙俊杰、徐冰冰、甘佳忆、王静怡   阅读 8.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 (通讯员:孙俊杰、周浅、甘佳忆、徐冰冰、王静怡) 当两千多年前的青铜编钟“奏响”在红安乡村社区的课堂,当孩子们好奇地“品尝”武汉热干面、荆州鱼糕、襄阳牛肉面的独特风味,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就此开启。7月18日,在黄冈红安县王家畈社区红心驿站,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红日初升”实践队的志愿者们,用一堂干货满满的“荆楚文化课”,为社区孩子们揭开了家乡湖北的璀璨面纱。

青铜之声”叩响历史大门

课堂伊始,志愿者老师带来的曾侯乙编钟图片和仿制模型,瞬间抓住了所有孩子的目光。“老师,这个真的能敲出声音吗?”“它有多大呀?”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通过志愿者深入浅出的讲解,这套世界闻名的古代大型礼乐重器所代表的精湛工艺和音乐成就,不再遥不可及。紧接着,巍峨的荆州古城墙图片出现在屏幕上,这座历经沧桑的“南方完璧”,无声诉说着湖北大地的烽火岁月与坚韧品格,让孩子们对家乡历史的厚重有了直观感受。

▲图为志愿者为学生们讲解文化历史。通讯员 孙俊杰  摄

“美食地图”尝遍家乡味道

认识湖北,怎能少得了舌尖上的体验?课堂秒变“美食推介会”。志愿者们化身“荆楚美食代言人”,以武汉、荆州、襄阳三座城市为坐标,绘制了一张生动的湖北美食地图。热干面的芝麻浓香、鱼糕的鲜嫩弹滑、牛肉面的醇厚热辣……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勾起了孩子们的味蕾记忆和对家乡味道的自豪感。“我知道!我去武汉吃过热干面!”一位小男孩兴奋地分享道。

▲图为志愿者让学生们分享自己所知的历史文化。通讯员 孙俊杰 摄

“香草美人”启迪传承之思

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欣赏,更在于传承。课程后半段,志愿者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如何让古老的荆楚文化在今天焕发新生?他们选取了楚文化的巅峰之作——屈原的《离骚》,聚焦诗中反复出现的“香草美人”意象。“原来香草和美人不是真的花草和漂亮姐姐,是屈原用来比喻美好品德和理想的啊!”通过志愿者的分析,孩子们理解了这跨越千年的诗意表达所蕴含的高洁追求与家国情怀,古老的楚辞智慧在童言稚语的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课程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孩子们还得到了志愿者们一对一的暑期作业辅导。对于“红日初升”实践队的大学生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支教服务,更是一次将书本上的荆楚文化精髓,转化为孩子们可听、可看、可感的生动实践。当编钟的余韵、古城的砖石、家乡的味道与《离骚》的诗句交织在红安社区的课堂上,文化传承的种子,已悄然播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