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茶耘智绘”实践团:双语赋能解锁传统文化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5-07-19 21: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芷琦 范凯蒂   阅读 5.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当古老的擂茶钵遇上青春的求知目光,一场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旅程在课堂开启。7月13日下午,陆河县城北小学的教室里,华南师范大学行知书院暑期三下乡茶耘智绘实践团课程组成员李宁儿将擂茶原料与工具搬上讲台,与学生一同解锁擂茶制作的文化新体验。

“擂茶小厨”课程通过劳动实践、英语应用和文化认知的跨学科融合,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擂茶传统非遗文化,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课堂伊始,李宁儿老师先通过擂茶视频引入课程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客家擂茶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分享对家乡特色美食擂茶的了解这一环节,唤起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激发探索欲。

李宁儿老师耐心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随后,李宁儿以PPT为辅助,结合自然拼读的方法,让学生系统了解客家擂茶的文化背景和制作所需的原料、工具及相关英文词汇,通过明晰擂茶物质载体,双语课堂构建系统知识框架来赋予擂茶文化厚度与深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化传承的活态载体,促进学生形成文化认知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

课程过半,李宁儿进行“连线”游戏的互动环节,将提前准备的“连线”道具粘贴在黑板,学生积极投入状态,在互动中搭建起知识框架。教师通过此环节让前面所教的英语词汇融入擂茶的制作步骤中,让知识多维度渗透,助力学生进一步构建起跨文化认知。

学生认真填写学习单

课程最后,李宁儿与课程组成员分发练习题检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认真书写答案。教师通过课中回顾与课后测试,逐步培养起学生在听说读写描述擂茶制作工具的相关物品,为后续实践操作与文化传承实践,筑牢理论根基。

此次教学创新了“双语渗透”的教学形式,打破文化与知识学习的边界,让擂茶制作技艺直观可见,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技艺的理解,更以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传统文化的热情,为客家擂茶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在知识灌溉中愈发明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芷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