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张凯迪 徐盈)
走进山东会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探秘报废车回收拆解全流程
7月14日至15日,山东理工大学“Min”能社会实践团走进山东会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由朱经理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全过程。从业务大厅的系统录入到拆解车间的机械运作,团员们近距离观察了一辆汽车从“退役”到“重生”的蜕变,揭开了报废车循环利用的神秘面纱。
图为朱经理带领成员参观公司场地。闫梓轩 供图
活动伊始,实践团参观了公司业务大厅。工作人员演示了报废车回收的初始流程:通过公安专网核验车辆信息,确保其无涉案或抵押纠纷后,录入商务局系统并生成回收证明。这份证明经盖章后提交车管所审核,最终完成车辆注销。这一环节的严谨性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图为成员走进业务大厅。陈士毓 供图
随后,实践团进入拆解车间。车间负责人介绍了预处理步骤:抽干车辆内的汽油、机油等液体,并交由专业企业处理。接着,车辆被拆解,重点是对发动机、前后桥等“五大总成”进行破坏性处理,防止其流入市场。成员们目睹了液压机将发动机压制成块状的过程,感受到拆解环节的严格规范。
预处理后的车辆被送入拆解工位。“五大总成是拆解的重点。”负责人指着发动机、前桥、后桥等部件解释道,按照规定,这些核心部件不允许直接流入市场,需进行破坏性处理。在液压机的作用下,发动机缸体被压制成块状,失去了再装配的可能。
图为成员参观拆解车间。孙世睿 供图
最令人震撼的是车壳的终极处理。褪去所有部件的车壳被压扁机压制成不足20厘米厚的金属板,再经粉碎机破碎成钢块。这些废钢将被送往钢厂重新冶炼,实现约70%的钢铁循环利用。朱经理表示,这种“变废为宝”的模式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践。
在会议室,财务负责人介绍了公司如何与资质企业合作,确保材料回收的规范性。谈及新能源车回收,朱经理透露未来将增加电池拆解设备,应对更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电池的梯次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图为朱经理在会议室为成员解答疑惑。陈士毓 供图
通过这次参观,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报废车回收不仅是“拆车卖铁”,更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规范的拆解流程既能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又能防范环境污染,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社会实践团成员合照。徐盈 供图
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直观了解了行业技术细节,也揭示了报废车回收在循环经济中的价值,为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保提供了生动样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